自制“美丽”成网红 安全问题要上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3)》热播,捧红了自制中药口红。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网购平台销售的各种DIY化妆品套装成为流行爆款,一些“自制化妆品工作室”还能私人订制专属产品,并声称“纯天然”。

    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所谓DIY化妆品工作室或者朋友圈销售的自制化妆品,基本没有相关合格证件,出现问题维权非常困难,建议市民理性消费。

    迷上自制口红,嘴唇长起小疙瘩

    90后的张菲(化名)是一个美妆达人,看到朋友圈中售卖的几款自制化妆品不错,就买了几盒后试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这些DIY口红和唇膏没有使用说明,包装盒上只有名称和保质期。”张菲说,一开始自己也犯嘀咕,后来看到老板在朋友圈中晒出了制作视频,才放心使用。

    从口红到手工肥皂、洗发水,再到面膜、乳液、沐浴露等,张菲彻底被自制化妆品圈了粉,基本上每个月都会采购一些产品,花费近千元。

    去年年底,一次不愉快的使用经历让她心有余悸。有一支西柚色口红,打开包装后就闻到一股怪味,使用几次后,感觉辣辣的,嘴唇周围竟出现了小红疙瘩,吓得她赶紧停用。询问老板时,则得到了个人体质不同,出现上述反应属于正常现象的回复。

    网络月售3000套,现场制作一支88元

    溶解原料、倒模冷却、包装成型……在一些网店卖家展示的口红DIY教程中,经过简单几步,一支“私人定制”的口红便制作完成了。

    记者以“DIY口红”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在淘宝网上,除果油、色粉、香精等原料外,还有模具、口红管、外包装等配件进行销售。其中,销量靠前的一家店铺今年2月已销售3814笔,又以6支、12支、24支等规格最为热销。

    在该店铺介绍看到,DIY口红所需的初榨基础油、蜂蜡、口红粉均标有纯天然植物提取,无其他化学添加剂的广告标语,并提供检验报告二维码验证真伪。记者扫码时,发现“合格证”上既没有受检单位,也没有生产单位,更没有产品型号,只有简单的“口红粉合格”几个字。

    而在评论区,也有顾客写有“做出的口红出油严重”“太软了,严重色差”“使用后嘴唇干、发痒”等评论。

    在芦淞区火车站附近的写字楼也有一家自制化妆品工作室,单支普通口红的制作价格在88元至188元之间,丝绒、珠光质地的口红套装售价298元。

    “老板蛮热情,制作环境很好,过程也挺新鲜。”网友YIN娟娟如是评价。该店张老板表示,主要客户年龄在18岁至30岁之间,大部分是购买已经做好的成品。

    自制≠纯天然,出现问题维权难

    对于自制口红保质期,网店“草木之声”客服含糊表示,“用半年没问题,顾客在确认收货30天内、商品使用量低于80%出现过敏现象包退。”调查中,不少店家多强调自家产品安全可控、无添加、纯天然,而无法对保质期给出明确答复。

    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黄挺认为,化妆品是一种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无菌性,自制化妆品过程简单,但是许多环节质量控制难以保证,存在健康隐患。

    “例如制作过程中使用到自来水,虽然经过净化、消毒,但是也不能保证无菌化规范。”黄挺以DIY口红为例,一些掺杂着精油或植物提取的汁液,在空气中与细菌接触,无意间为某些细菌提供快速繁殖的温床,这样的产品涂抹在皮肤上,容易导致出现皮肤感染现象。

    此外,市食药监局保化科科长江志强告诉记者,化妆品生产和销售都有国家相关标准或资质,对于朋友圈销售的自制化妆品,很多经营者只是在朋友圈或者微博发布信息,并没有实体店,一旦消费者使用后出现问题,无法确切提供经营者信息,很难维权。

    “朋友圈销售的自制化妆品基本都没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出厂也没有检验合格相关证件,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生产过程是否规范也不得而知。”江志强建议市民拒绝“三无”产品,不要随意听信朋友圈、网上不明来路产品的宣传,选择正规厂家产品购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