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正明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岁月如梭,从当年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起,至今已55年。又是一年“学雷锋纪念日”,各式各样的学雷锋志愿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随着时代的进步,雷锋精神也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内涵。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学雷锋,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本期“天台话吧”,我们邀请了机关干部、志愿者、社工、律师代表畅谈体会,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完善法律法规,莫让“雷锋们”寒心
访谈嘉宾:湖南金州(株洲)律师事务所律师 于永亮
近几年,因为一些人的道德缺失,歪曲事实且惟利是图,导致“雷锋们”流血又流泪、伤身又伤心。“南京彭宇案”“扶摔倒老人反被讹”“劝止吸烟成被告”等一系列新闻层出不穷。因此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做好事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更有人形成了“雷锋吃亏、坏人得利”的负面观点。
有句话叫做“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我认为,在惩恶扬善的道路上,道德与制度、法律必须并驾齐驱。只有国家的制度更加健全,法律法规更加完善,公民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雷锋”做好事无后忧,才能让雷锋精神不断弘扬,才能扶起“跌倒”的社会风尚。早在2011年底,深圳市发布了《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被称为国内首部为善意助人者提供保护的法规,力求用法律制度为“雷锋们”保驾护航。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及市州制定了对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的政策措施。
只有让好心人救人免责,鼓励为好心人作证,好心人受伤害能够得到资助,以及被救助人诬陷可构成敲诈或被刑拘等条款真正出现在法律法规中,才能用法制手段彰善举、惩恶行。通过立法,使“雷锋们”助有所奖、助有所帮、助有所靠,才能真正推动我们的社会成为“人人愿助、我助人人”的“雷锋社会”。
要形成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访谈嘉宾:团市委书记 梁天琛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许多不良的言论和思潮,如对雷锋精神的毁谤、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的讨论等,对于这些,我们应坚决抵制。雷锋精神并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一种文化传承。新时代的我们,要做雷锋精神的弘扬者,在日常生活中,结合新时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更好地帮助社会、服务他人。要做雷锋精神的宣传者,说好雷锋故事,感悟雷锋精神。要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广大青少年不仅要学习雷锋精神,更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让雷锋精神融入生活。
在株洲,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新风尚。“今天去哪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家的口头禅。不过,新时期的志愿服务应朝着专业化、项目化、长效化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当今,传统的志愿服务已经得到升级,越来越专业、明细,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培训力度。今年,株洲共青团将继续在全市志愿服务组织中推动培训工作,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用项目化带动志愿服务的长效化。为了防止出现“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还要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通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把项目长期固定下来,形成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网友热议
@海上那一抹阳光:雷锋精神在我看来是一种坚持,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很难。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大家对待事情多了一份浮躁,我们应当停下脚步,关心身边人,用我们的举手之力温暖别人,用我们的坚持换来大家幸福的笑容。
@罗卫东:我们不仅需要3月5日学雷锋这样的活动,鼓励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更要培养青年志存高远的高尚人格、不计个人得失的公共精神,学校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时代精神的培养,让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左耳的疑问:学雷锋不仅仅学他的行为,更应学他行为中蕴含的那种精神,以榜样的方式传播社会品德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取向,不能教条地学雷锋。
@小雨点:学雷锋,贵在平时,贵在自觉。其实,没必要一定要选择在3月份学雷锋,现在很多人选择以做义工、志愿者的方式学雷锋,在我看来,这也是践行雷锋精神。
@张天任:提起雷锋,最先想到的是他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这就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强调的都是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奋斗不息。
参与无偿献血是雷锋精神传承
访谈嘉宾: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田颖
▲3月5日,我市学雷锋活动长江广场分会场。
▶共青团株洲市委组织广大青年团员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震 摄
小时候,我就经常在报纸、广播里听到雷锋事迹,很震撼、触动很深。那时,每年3月5日,学校、机关以及社会各界就会组织大家学雷锋,比如义务为市民修理单车、手表,剪头发,量血压等。可是这一天过完,大家就休息了,不知道怎么学雷锋。直到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很多人走上了无偿献血的行列,帮助他人渡过生命难关、重获生命。在我看来,无偿献血是人类崇高品德的直接体现,参与无偿献血是新时期爱心人士的选择,是最简单、最纯粹、最给力的雷锋精神传承。
2004年起,我受丈夫影响参加无偿献血,目前已献血127次,总量达6万多毫升。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我觉得,一是因为我身体健康;二是因为献血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三是从一个健康的人到身患重病的人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从一个健康的人到一个无偿献血者却可以选择。作为一名无偿献血者,我很快乐,但光靠我们几个人还不行,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更好地传承、延续雷锋精神。
社工是“专业雷锋”
访谈嘉宾:株洲大同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 王鹏
进入新时代,学雷锋活动又有了新的要求和内涵,雷锋精神更要以发展眼光去理解和升华。
随着社会发展,社工这一职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株洲,越来越多的社工参与到社会救助、残障康复、司法矫正、禁毒帮教、社区建设等领域,有效延伸了政府工作臂力。如果说志愿者是“雷锋”,那么社工就是“全职雷锋”“专业雷锋”。举例来说,如何链接社会资源?如何有效评估弱势困难群众的问题,并通过专业服务让他们恢复自身功能,重拾生活信心?如何通过家庭服务模式改善亲子关系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都需要专业技巧。社工就是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方法,更好地帮助困难老人安享晚年、边缘青少年重新回归社会等。
这几年,株洲的社工服务机构、持证社工人数都大幅增加,服务领域也不断扩大。我希望,今后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社工行业和社工群体,有更多的志愿者成为“专业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