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王军
通讯员 王李曾 彭子牛
株洲日报讯 3月5日,在攸县渌田镇渌田社区田间,望着自家地里盛开的油菜花,陈跃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总共十余亩,每亩可榨油4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一亩油菜地收入上千元。”他说。
今年45岁的陈跃平,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自出生就患有眼疾,双目失明。祸不单行,2016年,父亲突然中风,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全家老小的生活就靠他一人支撑。
“之前家里穷得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所有的经济来源就是自己种的那几亩田。”陈跃平说,村里把他家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支持下,去年他们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住上了新房。
为了增加收入,去年冬天,陈跃平开始在冬闲时种起了油菜花,“冬季种油菜花,政府有奖励,并且还能增加农田肥力。”
与陈跃平情况相似的,还有同村56岁的徐花媛。自种植油菜以来,家庭生经济条件着实改善不少。
往年,当地农户也种植油菜,但由于各种原因,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攸县通过不断研究与尝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减少农田闲置现象,同时实行政府资助、农技站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放油菜种子等一系列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农户种植油菜等农作物的积极性,农户纷纷利用秋收后的冬闲田种植油菜,自入春以来,油菜长势喜人,农民丰收在望。
此外,攸县还出台了油菜种植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发展油菜种植。攸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攸县的精准扶贫主要以产业为主,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自身发展脱贫,每年拿出了几百万的资金予以扶持。其中,种一亩油菜,政府奖励资金100到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