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饭过后,我与同事匡义走访贫困户丁志军。
45岁的丁志军承包了一片葡萄园,连续两年收成不理想,妻子邹秋玲去年被查出心脏病,没钱做搭桥手术,只能靠药物维持,加上女儿正在读高中二年级,医药、教育负担沉重,这个家庭陷入贫困。
2017年,丁志军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且申请了低保。今年1月份,丁志军打理葡萄园时不慎从高处摔落,导致左腿骨折。
见到我们,丁志军拄着拐杖热情相迎:“医保报销了1.2万元,自己没花多少钱,就是受点苦,这不算什么。”
“伤筋动骨一百天,还是要多注意休息。”简单几句话,我们看到了丁志军的坚强乐观。
今年春节期间,匡义还帮助他销售了近15公斤自酿葡萄酒,700元的销售额虽不是很大,却是一份厚重的情谊。
“教育扶贫又有新政策了,你女儿就读高中,书本费也免啦……”匡义继续介绍着今年的扶贫政策。一旁的邹秋玲欲言又止。
细问才道,她从《脱贫攻坚到户政策告知书》上看到,贫困高中学子可获得每个月1000元的教育助学资金。“所有的贫困户孩子上学,均可享受雨露计划等扶贫政策,你家两个孩子都申报了,可去农商行查看资金到位情况。”我补充说。
丁志军在一旁“教育”妻子:“这个雨露计划,小匡早就和我们说了,我相信政府和小匡,该享受的肯定少不了。”
新的一年,丁志军想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同时把葡萄园管理好,把生产搞上去,因为他不想凡事都等政府送上门。
“人穷志不穷”。我们都对丁志军深感敬佩,更感触良多。扶贫政策是黑暗中引路的灯塔,而他的坚毅更如一盏心灯,支撑着风雨中的家屹立不倒。
【作者系醴陵市嘉树镇扶贫专干 袁璐 株洲日报记者 王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