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晒预算 继续踩“刹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记者 廖喜张

    2月11日以来,市级86家一级预算单位相继公布“预算”,集中晒出了今年的部门预算信息,各预算单位不同程度继续踩“刹车”。其中,最受关注的“三公”经费预算数据,继续“降降降”,一同“晒太阳”的还有机关运行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

    按照规定,部门预算批复后20日内需向社会公开。今年,各预算单位集中在2月11日、2月12日,以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市财政预决算公开平台以及各部门门户网站为主要渠道,向社会公开预算安排情况。关注这方面信息的市民朋友,可以登录这些网站,进行具体查询,了解详细情况。

    “钱袋子”

    三公经费

    狠踩开支“刹车”, 勤刮“节俭风”

    2

    □ 株洲日报记者 吴楚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一直受到社会关注。

    延续近年来大幅削减“三公”经费的良好势头,各单位各部门继续在这些项目开支上狠踩“刹车”,各相关单位都严格遵照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市有关“三公”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压减开支,收紧口子,过节俭日子。

    如市卫计委今年“三公”经费预算231.64万元,比上年减少预算24.81万元。该单位解释,“三公”经费预算减少原因:一是公车的减少,二是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范围和接待标准,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市住建局机关“三公”经费预算总额比2017年减少了14.03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较2017年减少了13.7万元。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刹车”,压减开支,目前很多预算单位相关费用都已经“缩水”到个位数。如,市教育局公务接待费的预算为7.2万元,市贸促会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为4万元、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8万元,市安监局今年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为2万元……各单位均称,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推动“三公”经费逐年减少。

    另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加强了对因公出国(境)的管理,严控因公出国人员总量、批量,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市纪委监察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城管局、市政府经金办、市审计局、市行业办、市档案局等很多单位今年都没有安排因公出国(境)计划,并未安排该项预算,保持“零计划、零预算、零开支”。

    部门预算

    机关运行经费、 “三公”经费等一并公布

    1

    百姓钱袋子鼓不鼓,既要看收入涨没涨,也要看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还要看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重不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指明了收入分配调节的方向。

    年味渐散,众人又踏上了新的奋斗之旅。最近,记者采访了不同收入群体的劳动者,听取他们的心声,共同探讨“分配蛋糕”该怎么切。

    点开各部门的预算账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都有统一的模板。除了用文字详列部门职能职责和部门收支概况等信息外,各预算单位还继续通过表格对每项收支进行展示,并分别对照情况给出相应说明,非常详细。同时,还一并公布了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会议费、培训费等很多备受关注的信息。

    如很多部门都在预算表中拉出清单,详细列明各支出科目和支出金额。以市卫计委为例,该单位在项目支出中就详细列明,有65万元主要用于产前筛查项目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扩大免疫规划、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艾滋病救助等方面,40万元主要用于株洲市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考评等方面……非常直观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另一个更明显的感受就是“数字”又变小了。很多预算单位都踩下开支“刹车”,收紧各种口子,减少开支。但也有部分单位因为工作原因增加了预算。如今年我市因继续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将市委巡察办和派驻纪检组的经费开支纳入。据悉,市纪委监察局年初预算3188.6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297.8万元。

    立法工作今年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从市政府法制办的年初预算也能看出变化,该单位预算数为673.10万元,比上年增加 167.92万元,其中就有单位业务工作量剧增造成运转经费上涨等原因。

    教育仍是“心头患”

    【心声】“小孩的教育花销真是太大了,很多培训我们作为家长其实并不感兴趣,但是大环境如此,小孩潜移默化,不去也不行了,教育部门要从上到下提倡多元化教育,学生减负,家长也减负。”

    ———市内某事业单位职工 朱静

    到今年,朱静在株洲工作已满15年,她的工资,从最初的2000元涨到如今的5000元,丈夫是市内一家民企的技术人员,每月工作也有6000多元,“还算小康之家。”朱静说。

    朱静自幼在城市长大,父母都是企业职工,她不需要操心太多。刚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她是标准的“月光族”,买衣服、买化妆品、周末挤出时间去旅游,每个月钱都花得一干二净,“挣一个用两个。”

    直到有了小孩、父母也年纪大了之后,朱静才忽然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里,真的不能大手大脚了。房子买得早,房贷清了,日常开销可忽略不计,这其中最头疼的,要数小孩教育开销。压力,在生了二胎之后,越来越大。

    老大现在一年级,义务教育外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花销目前看起来是个无底洞。“钢琴课、机器人课、外语课,随便一种一年至少一万块。”朱静说,老大准备上幼儿园,教育质量稍微好点的,至少也是一个学期一万,“我们两口子的收入在株洲不算低,但仍然感觉不够花。”

    在朱静看来,上培训班是无奈之举,“被传染的,被逼的。”她说,她了解自己的小孩,很多课只是三分钟热度,兴趣是被同学们、甚至老师调动起来的,“大家都在培训,孩子们交往时这也是个话题,不给他报班,他会产生孤立感。”

    小孩教育还包括个性培养与家庭陪伴,这不仅耗时,也耗钱。朱静说,去年双十一后,她看了支付宝账单,仅仅是为两个小孩办各类游乐卡就花了3000元。

    新的一年,朱静希望社会各界对待低龄教育的观念能有所改变,孩子跟家长能切实减负。“这样,增加收入才有意义。”她说。

    “车轮子”费用

    公车改革后, 车辆支出及修护费用减少

    3

    “车轮子”上的消费,在“三公”经费中占大头。目前,由于市本级已基本完成公车改革,这在各部门的年度预算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大幅下降。如市两型办在公车改革后,车辆支出及修护费用减少,特殊情况采用租用公务车辆方式。据悉,该单位今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6万元,比上年减少9万元,减少60%。

    这样的改变在很多单位的“三公”预算中都有体现。如市经信委机关“三公”经费预算数119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1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降幅最大,比上年预算安排数减少5万元,减少10.64%。市审计局今年预算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0万元,比上年减少3万元,减少9%。

    不过也有少数单位因为需要更新公车,导致“三公”费用增加。市司法局今年在“车轮子”上的预算是113万元,其比上年增加25万元,增长比例28.41%。主要是因车辆老旧需更新增加了公务用车购置费。市林业局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数101.8万元,较2017年增加17.99万元,主要是因为局一台一般公务用车已达到使用年限,计划购置一台新车。

    公共医疗资源能否再多些?

    【心声】“几经周折才给老婆预约了妇产科主任医师和床位。”

    ——市内某国企员工 黄安

    黄安,29岁,来株洲6年,换过一次工作,月工资从2000元涨到7000元。房贷无压力,生活品质中等偏上。

    刚毕业时,工资一大半交了房租,遇上红白喜事随份子就头疼,经常要家中支持。直到转正第一年拿了年终奖之后,手头才渐渐宽松了点。

    不过,这两年,裤腰带又紧了起来。前年买房,自己存款加父母支持,花了15万元。去年房子装修,前前后后足足花费28万元,操办婚礼又花了12万元——小两口的全部存款加双方父母支持。

    “看未来,增加收入并不容易。”黄安说,比自己早上班10多年的老员工,月薪也不过比自己高一两千元,也就是说,很难指望通过积累工作时间实现收入水平的大幅跃升。

    “现在总得来说日子还过得去,毕竟大环境下,收入普遍都在上涨。”不过,黄安笑道,这只是暂时的稳定,妻子预产期还有2个月,等有了小孩,压力就会陡增。

    为妻子安全生产这事,黄安可谓绞尽脑汁。“生小孩是高危行为,总想给她最好的医疗条件,找著名医生,订好床位,四处托人,才办好这事。”他说。

    “其实不仅仅是老婆生产,平时去医院,次次都要排很长的队。”黄安希望,新的一年,政府能继续加大医疗资源投入,让更多市民尽早、尽好地享受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

    会议费、培训费

    视频会议降会议费, 网上培训减培训费

    4

    为避免和打击隐形的“会议腐败”“培训腐败”,2016年我市首次将会议费、培训费纳入公开内容。今年,我市各预算单位除了公布这两项费用外,还有一些单位主动介绍了费用变化情况,并给出了具体变动说明。

    从各单位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两项费用继续在降低。如市国资委今年预算会议费6万元,比上年度减少4万元,同比减少40%;培训费30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6万元,同比减少34.78%,其原因均为对本年度的预算指标进行压缩。也有个别部门预算增加,如市社科联今年拟安排培训费2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万元,主要是计划参加十九大学习培训班。

    压减这些开支,有没有好的办法?市审计局在降低会议费方面,有比较好的经验。该单位解释,充分利用“金审”工程会商系统,上与审计厅联网,下与各县市联网汇通,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减少会议费用。据悉,该单位今年安排会议费10万元,与去年相比会议费减少9.22万元,降幅达到48%。

    市财政局则在削减培训费上想办法。该局今年培训费预算数80万元,比上年减少25万元,减少23.81%,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改为网上培训。

    个税,年轻人伤不起啊

    【心声】“个税可以根据工作年限来缴,对年轻人而言,现在还是原始积累阶段,个税太高会阻碍个人发展。”

    ——株洲某民企职员 潘露

    “去年年终奖我交了6000多元的税,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我都傻眼了。”潘露说,“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本还打算给父母家人买点新年礼物,但这个税让我买不起了。”

    我国目前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2011年通过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为每月3500元,最高档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万元的部分税率为45%,收入调节的力度并不小。但潘露有些不平:“我们老板给自己开的工资并不高,年终奖更是象征性的只有100块,根本交不了多少个人所得税。”

    潘露虽然才工作一年,但大学时做外语培训赚了一笔钱。她本科毕业于金融专业,年纪轻轻却理财有方,是朋友眼里的“金算盘”。

    “大学创业的钱早就买了理财,现在我的工资三分之二仍然买理财,理财所得收益再买股票与基金。”潘露说。到2018年,“00后”都成年了,越来越多像潘露这样的90后,开始参与社会分工,并逐渐成为支柱。“于我而言,最大的开销是职业投入,比如在网上买几百块一套的公开课,买职业装,这些都是有益的个人投资。”潘露说。

    她觉得,个人所得税将起征点定为3500元,起点太低,因为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了。“个税调节,不能只盯着工资,更应盯紧资本、资产等财产性收入。”

    低收入者怎样生活更安心?

    5

    机关运行经费

    多数预算单位降低了支出预算

    【心声】“眼下房租涨得太快,一小半的收入都给了房东。要是能给我们这些打工者提供廉租宿舍就好了,小点、远点都不要紧。”

    ——河南籍进城务工人员 刘海英

    46岁的河南人刘海英在株洲某宾馆做服务员,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她说:“租房和看病的开销太大,没有余钱。”

    刘海英是通过远方亲戚介绍才找到这份工作,她丈夫跟小孩在广州打工。她在滨江一村租了一间两室一厅,刚过完年,房东就将每月房租从1100元涨到1300元。每个月工资一大半就给了房东。

    还有一项大头支出是医药费。“去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又犯了,拿着我在河南县城参加的新农合医保卡在这看病,吃药、针灸都报销不了,一个月又多花七八百元。”刘海英说,他咨询过相关部门,很多政策规定跟程序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但知道像我这样的情况很多。”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确能减轻低收入人群负担,但更让某些低收入人群头疼的还是钱袋子太瘪。

    2016年,炎陵县霞阳镇村民罗根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参股进黄桃合作社,去年年收入达到6万元,比原来翻了几番,“感谢政府对农业的扶持与重视。”他说。

    虽然日子不再紧巴巴,腰包鼓了起来,但展望未来,压力还是不小。家里两个孩子马上要上大学,每个人最少得准备5万元。“孩子成家,头几年也得依靠家里支持,否则在城里站不住脚。”罗根华盼望,炎陵黄桃越来越火,行情越来越好,手里多攒些钱。

    腰包鼓了,罗根华高兴,但一盘算未来,压力还不小,“想供两个孩子上大学,一个孩子最少得花七八万元。将来孩子也要成家,还得依靠家里支持,否则很难在城里立住脚。”他盼望水田里的小龙虾长得再快些,趁着这两年行情好,手里多攒些钱。

    机关运行经费也是部门预算中的重要项目,具体是为保障行政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及其他费用。

    多数预算单位都按照要求,降低了该项目开支。如市发改委年初预算机关运行经费共安排1476.53万元,比上年度预算减少53.47万元。市发改委解释,主要是根据八项规定等相关文件压缩了相关办公经费的支出。市科技局年初预算该项经费862.33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5.97万元。该单位解释,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根据财政统一安排压减5%的运行经费。

    也有不少部门因为工作原因,导致机关运行经费出现增长。如市国土局机关年初预算机关运行经费共安排710.75万元,比上年度预算增加105.64万元,主要是因为公务用车报废需购置3辆新车,同时新增了一个部门预算管理单位。市统计局年初预算机关运行经费共安排636.2万元,比上年度预算增加24.07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专项调查经费。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