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比“刚”要“柔”,给株洲创业群体增添了一份温情的色彩。
她们,又比“柔”要“刚”,做起事业来,丝毫不逊色男子汉。
她们用拼搏、智慧、爱等“关键词”,为“女神”写下注脚;她们借助时代赋予的机遇,凭借女性特有的魄力,创造出彩的商界传奇。
临近“三八妇女节”,本报走进株洲创业群体中的巾帼女将们,为您展现她们的精彩故事。
凤舞株洲,她们因“创业”与众不同
□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王忠祥 张伟良
巾帼不让须眉。在株洲商界中,登上创业群体顶端的女企业家们,比比皆是。
记者从市人社局、市女企业家联合会等有关部门了解到,如今,女性企业家在株洲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一大部分女性企业家在其所在领域,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撑起经济发展的“半边天”。她们涉及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现代服务、商贸流通、现代农业等20多个门类。
她们站上经济大舞台,充当主角
据了解,早些年,株洲女性企业家传统的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餐饮、服装、文化产业、美容化妆等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知”女企业家在科技、新型行业中涌现,代表人物有湖南维格磁流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言继春、株洲天一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新、株洲市特种链条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国英、株洲日望精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军等。
记者从市女企业家联合会了解到,入会的女性企业家有139名,涉及机械制造、房地产、教育培训、酒店餐饮、品牌服饰、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20多个行业,会员多为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包括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管。
“入会的女企业家均是株洲本地人,她们大多是创一代,也有一些年轻的八零后群体,如湖南仁仁洁国际清洁科技集团董事长张红。”市女企业家联合会秘书刘浩琴介绍,不少女企业家还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如维格磁流体、天一焊接、日望精工等企业的创办者。
“目前,株洲女企业家所开拓的领域,正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从坚守一些传统行业到多点开花,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与株洲大的经济运行环境密不可分,而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株洲女企业家也将站上经济大舞台上,充当主角,驰骋商场。
她们肩扛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
走进市女企业家联合会办公室,记者被墙上的两幅萌萌的画给吸引了。
“这都是井堪社区小朋友画的,我们挂在墙上,铭记于心。”刘浩琴告诉记者,联合会每年除了有固定的慈善项目外,还会根据社会各部门、各社区的需求,及时设立慈善项目。据了解,2017年,女企业家们共为特困群众送年货20000元、金秋助学捐款50000元、株化井堪社区一对一帮扶6000元、醴陵添福敬老院捐物资40335元、捐赠攸县富头村2盏路灯6400元。
也许,是因为女性天生的“有爱”,株洲女企业家历来就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
据了解,该联合会在全市商(协)会组织中,率先成立了慈善基金,引导女企业家们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在“一对一精准扶贫”、“金秋助学”、援建“爱心屋”,资助市儿童福利院、“给低保户送年货”等全市品牌公益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市女企业家联合会会员和会员企业为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过2000多万元。
她们不只有眼前的事业,还有诗和远方
女企业家们不仅有眼前的事业,还有诗和远方。
市女企业家联合会下设了4个兴趣小组、一个创业导师团队和党支部。“根据女企业家们的兴趣爱好,成立了舞蹈、书法、朗诵、旗袍小组,引导会员身心兼修,做最好的自己。”刘浩琴介绍,书法小组是成立最早的小组,有多个会员还获得过省市书法大赛奖。
今年3月,她们又将组织开展羽毛球比赛,丰富全市企业中的女性精英文体生活。
讲解员为求职人员介绍园区发展情况
白关服饰产业园招贤纳士
2月28日,春意暖阳,芦淞区白关服饰产业园人头攒动。当天,芦淞区白关服饰产业园大型专场招聘会正火热进行,有30家企业前来招贤纳士,提供1255个岗位,近600名求职者进场择业。
据了解,为进一步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招聘会前期,各街道、社区专干通过上门入户、张贴海报等方式,开展地毯式宣传,并为求职者安排免费接送车,发放资料袋、矿泉水等。在外务工的刘师傅准备回株洲工作。他说:“只有家乡,才有如此有爱心的服务。”
本次招聘会由芦淞区人民政府主办,芦淞区服饰产业园管委会、芦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国投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当天,活动主办方还为求职人员介绍园区发展情况,让求职者分批参观园区厂房、宿舍、食堂等建设情况。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袁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