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王忠祥 张伟良
短发,爱笑,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这是株洲同鑫页岩砖厂总经理汤志容给人的第一印象,像一个邻家小姐姐。
实际上,她已和“泥巴”打了18年交道,成为我市砖瓦行业的领军人。
【拼】想拥有自己的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初,18岁的汤志容在株洲最好的酒店从事管理工作。
1999年,酒店被上市公司收购。从此,改变了汤志容的人生轨道,“我也要走出去,将来拥有一家自己的上市公司。”
刚结婚生子的汤志容,最初想从事教育行业,开一家幼儿园。可此时,汤志容又发现另一个机会。“当时,老公打工的一家砖瓦厂,经营状况不好,老板发出通知希望招人接手。”年轻气盛的汤志容,和老公商量后,立即决定试一试。
从酒店服务业到砖瓦行业,汤志容就像一张白纸。于是她跟着老员工学,学配比,为什么要这么配,热量该怎么计算。
“企业之前为何会亏损?”进入一个新行业,更能激发人主动思考,接手后,这个问题一直拷问着汤志容。
“对每个环节进行成本核算,甚至会用方程式算,要达到多少发热量,如何让综合成本降到最低。”汤志容把每个系数算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能保证成本最低。
但是,推翻老配比,采用一个新人的配比,受到一些老员工的质疑。
“如果还像以前一样烧窑,那我们的结局就会像以前一样。”汤志容向员工耐心解释。最后,采用新配比后,企业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经营企业3年,汤志容赚取了第一桶金。这一年,她29岁,成为村里第一个买小车的年轻人。
【钻】即使是“玩泥巴”,也讲究科学
2004年,汤志容要新建一家砖窑厂。那么建哪里、该如何建?
汤志容上网查资料、看书找资料,了解该如何建一座产量高、品质高、成本低的砖窑。有人笑她:“别人都建了那么多砖窑了,为什么不照搬建一个?”
“不要小看砖瓦行业,即使是玩泥巴,也要讲究科学。”当时,汤志容想建一个高效率、不受天气影响的砖窑,并把每块砖的成本都算了出来。而她大胆地反驳对方:“别人建的窑都不科学,绝对不实用。”
实践证明,汤志容设计的烘干窑,借助热循环功能,抽余热,再烘干半成品,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而且该窑不受天气影响,煤耗也是其他砖窑的60%左右,产量却超过2-3倍。她说:“春季下雨,冬季下雪,有些砖窑就受影响,而我们都可以生产,所以我们的砖厂从来没有出现缺货的现象。”
“做企业,不能离开学习,要有钻研的精神。”这是汤志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实际上,在她创业之前就坚持学习。“在酒店打工的时候,就利用空闲时间,考了会计证、计算机证、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证件。”创业后,汤志容又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进修经济、管理、财务等。
生产、改造、技术创新、环保建设……汤志容投身砖瓦行业18年来,已有4家砖窑厂,年产值达3亿元,产品也被行业认可,成为湘水湾、湘江公馆等大多数优质品牌的建筑材料。
【爱】给家人尽可能多的陪伴
和其他女企业家一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汤志容,被问及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汤志容的答案就是:爱!
“把工作安排好,多留时间给家人。”在汤志容家里有个规矩,饭桌上不谈工作,只分享生活趣事。大孩子正上高三,小的已上幼儿园,十几年来,汤志容都坚持陪读,晚上尽可能陪小孩散步,“一是聊天,二是散步锻炼身体。”
大孩子上初中时,汤志容就跟他分享工作中的事情。“这可以让他了解我的工作,也可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
“我们家人都会争着做饭,有时候老公做饭,小女儿就会搬凳子,站在凳子上看。有时候每个人做一道菜,再一起品鉴。”汤志容笑着说,幸福都快从酒窝里“溢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