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 逍遥游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晓

    又是一年春光烂漫时,化身为一只小蜜蜂,在古代文人的春天诗词里采集琼浆玉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比如唐朝的韩愈,他让我看到了当年春雨如烟中的垂柳依依。连平时忧伤的杜甫,也在春日里舒展眉头,他看到了春天的这一幕“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春天是一个大地苏醒万物生长激发正能量的季节。

    在古代文人踏青的队伍中,其实我最先望到的是李白的身影。他差不多大半生在江湖飘摇。早年,他也是梦想当“公务员”的,内心也为此有过纠结,后来闲逛久了,才发现做一只闲云野鹤真是一件美事。有人做过统计,按照中国目前的34个省(市)自治区,李白一生旅游了差不多一大半地方,在他的诗文里,他总共到过206个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旅游家,其实一点不为过。那年代,李白的自驾游,顶多是一匹忠厚的马,他去拜望一位友人,万里迢迢,把一匹马也骑瘦了,你就明白,古代的友情为何是那么深厚了。

    李白的踏青,在烟花春色里纵情发狂,灵感迸发,留下了太多诗歌。李白的踏青诗,不仅仅是挥就大地春色,更浸透了他对友人的情感与思念。春日里,他在安徽与友人汪伦分别,汪伦带领一群村民在岸边踏歌起舞前来送行,李白几乎是泪眼朦胧了,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在唐朝响彻云霄的大诗人,与一个在桃花潭边“锄禾日当午”的普通村民,仅仅是喝了几顿春日酒,就结下了深厚情谊。春天的“桃花潭”,是不是飘满了胭脂色的桃花?在岁月的落红里,我一直对李白与汪伦的情谊,为李白的不世故不世俗大大点赞!

    知道古代文人在春日里喝酒最爽的事吗?那就是曲水流觞了。一群文人在团团围坐的水面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喝得微醺的文人,拈花微笑、拈须作诗,春水在心头荡漾,诗情在云天里飘荡。历史上最出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就是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上巳节修禊活动,那天是农历三月三,老王和一群性情相投的文人雅士们在水边喝了酒,乘兴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名帖《兰亭集序》。

    苏东坡也是我喜欢的一个宋朝大文豪。老苏这个人,耍心也特大,一辈子的好时光大都是在旅途上晃荡。自古文人向往的就是自由,在天地这个大笼子里翻滚,才是他们人生的好状态。随便举一首老苏的《蝶恋花》:“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其中“天涯何处无芳草”被后来许多人当作失恋以后抚慰自己的心灵鸡汤句子了,真得感谢老苏在900多年前的春天写下这旷世佳句。

    古代文人们踏青,也没有今天可随身带的方便面与卤菜,山野间也不一定有春风里酒旗猎猎“杏花村”那样的农家乐。那么踏青这件很文艺很拉风的事,总不能把自家的泡菜坛子锅碗瓢盆都带上吧,于是他们叫上了城里卖馄饨小吃的古代厨子挑上担子一路同行,在唐宋一些诗词中,可以依稀看到这些货郎影影绰绰的身影。

    知道旅游鞋的古代版吗?那人是晋朝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此人有一套郊游的专业“行头”,头戴曲柄笠,脚蹬木屐,可谓当时的“骨灰级驴友”。这种“木屐”被当时的人称为“谢公屐”,前后都有齿钉,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种登山专用旅游鞋。

    看一看古代文人们踏青的往事儿,可以让我们在万物蓬勃的春天仰望苍穹,脚踏大地,有云雾植物的气息,把我们袅绕,有历史发酵的酒香,把我们深深灌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