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相牵气自华
陈文潭
国泉先生年逾古稀,拟出版一本集子。作为他的学生,自然为他高兴。联想到他在书法创作、书理研究和书艺教育方面的成就,感到有几句话要说。
刘国泉先生生于湘潭县涓水之滨古塘桥镇,先后供职于株洲市新华书店、群众艺术馆、株洲书画院,一直在文化系统辛勤耕耘。聂鑫森誉其为“文人”。在聂先生看来,“何谓文人?即首重道德修持,然后在传统国学上博览广识,再兼及书画、诗文诸艺的操持”,诚哉斯言。
我觉得,书家国泉先生首先是一个文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泉先生在左重庆先生的带领下,为株洲市书协的成立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一名年轻的书家,他通过艰苦地努力,反复地学习,深入地钻研,走上了书法事业的“三栖”道路,即:一手抓创作,一手搞研究,一手带学生,即使在今天的株洲,亦不多见。
我手上有一份清单,记录了国泉先生在省以上书法展览、获奖、出版、收藏、刻石的情况,从1976至2014年,38年共有92次之多,每年平均达到两次以上,其勤奋刻苦,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其中,有1980年写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入展省首届书法展;有1988年参加“中意杯”龙年国际书法篆刻大赛,获书法佳作奖;同年参加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等主办的“牡丹杯”国际书画大赛,获书法优秀奖;次年,获中国书协主办的“书圣杯”国际书法艺术大赛优秀奖;1992年,分别入选中日、中韩百人书法展;1994年,入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2001年被省文联授予“湖南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称号;2003年,5件作品参加中国书画院赴欧洲(巴黎)交流展出;2005年、2006年分别在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展出作品;先生书作温柔敦厚、朴茂华滋的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国泉先生还在报刊发表了一些散文,可见涉猎之广,修持之深。早在1978年,他便将自己的学书笔记整理成《学书浅谈》9篇予以发表,引起良好的反响。1986年他撰写的论文《试论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入选省首届书学讨论会;1997年,《开创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一文入编湖南出版社《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一书,获优秀论文奖;2009年,《读书可知血脉传承之由来》被湘潭大学出版社收入《我与书店》文集,荣获市读书月征文二等奖。而发表在《神农书坛》的《株洲书法六十年概述》,更是研究、学习株洲书法发展史的重要文献。
书法家 刘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