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正明 通讯员 纪宣
8
荷塘区
突出“五个重点”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编者按:
2017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纪委(纪工委),按照市纪委部署要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推动全市政治生态向上向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巩固发展。今日,本报推出“县市区纪检监察特色亮点工作巡礼”报道,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2017年,荷塘区纪委在省、市纪委的悉心指导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营造“和”与“正”的政治生态品牌,突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扛起抓牢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扎实有效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凸显五大亮点。
在落实“两个责任”上构建新格局。层层压实“两个责任”,全面推行“签字背书”、履责约谈、考核问责等措施。全年对2名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相关负责人予以党纪处分。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开展集体廉政谈话5次,个别廉政谈话27人次,对9名主体责任落实不力、2名监督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一把手”或基层纪检组织负责人进行约谈。
在高压惩治腐败上呈现新态势。对群众多次反映、集中反映的信访举报问题实行“领导包案”,通过信访核查,发现问题线索18起。深入开展“治陋习、树新风”“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全年立案102件,同比增长229.03%,相当前9年查办案件数总和,涉及科级干部10人。
在运用“四种形态”上体现新常态。灵活运用批评教育、约谈函询、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全区运用“四种形态”处理574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477人次,占83.1%,真正体现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和关爱有机统一。在专项整治工作上作出新成绩。全年重点开展招投标领域清理等6个专项整治。其中,在环保领域“为官不为”专项整治中,因行动迅速,获得省环保督察组高度赞扬。
在党风廉政宣教上形成新特色。在市“清风株洲”廉洁文化作品创作活动中获得15个奖项,全年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综合信息发稿3篇,《湖南日报》《三湘风纪网》等省级媒体发稿57篇。
2017年11月30日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出席第一届“清风株洲”廉洁文化优秀节目汇演并与演员合影。 (市纪委供图)
2017年,炎陵县纪委坚持正风反腐、廉政宣教和队伍锻造“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营造了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
正风反腐“不松劲”。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持续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处置反映问题线索467件,同比增长168.6%。立案153件,增长75.9%,涉及副科以上干部31人;结案163件(含结转),增长144.5%,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9人。大力整治涉矿等突出问题,立案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案件69件,追缴资金347万元;开展“治陋习 树新风”专项整治,组织作风督查18次,问责338人;调查核实环保问题,问责54人;开展巡察3轮,发现问题线索160条,已立案查处27人,移送司法1人。
清风正气“扑面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大宣传、大创建、大融合”活动,创作廉政微电影《心愿》等作品,在全市展出并获奖,制作的红军标语博物馆宣传片入选“最美三湘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展播节目”;建成“百米清风长廊”,广而告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巨大成就,廉政文化进机关创建成效明显,崇廉尚俭之风扑面而来。
淬炼队伍“铸铁军”。创新性推进“百分制”量化考评和重点工作“预安销号”制度,开展“执纪能手,处访高手、办事里手”等一系列大竞赛活动;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组、巡察办机构健全,实现纪检干部专职专岗,“哨兵”和“探头”作用发挥明显。
2017年,茶陵县纪检监察工作亮点纷呈,呈现出“三大”“三风”局面。“三大”即大改革,顺利完成纪检派驻、巡察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大突破,立案增长率、党员立案比例等成绩居全市前列;大变样,乡镇纪委阵地建设从无到有,焕然一新。“三风”即“风调雨顺”,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执纪审查零事故;“风生水起”,“雁过拔毛”式专项整治等工作有声有色;“风景优美”,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不辱使命,忠诚履职。
反腐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立案290件,居历史之最,同比增长166%,增长率居5县(市)首位。其中,党纪立案266起,政纪立案24起,涉及科级干部22人。已处分281人。重惩“蝇贪”,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在全市率先打响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第一枪。出台《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成立扶贫督查组,对全县扶贫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全县扶贫领域立案75起,处理137人,居全市第一,在全省49个贫困县中也名列前茅。
巡察工作 “三最” 开局,前三轮巡察共梳理问题线索356条,整改问题455个,立案13起,处分20人。“互联网+监督”走在全市前列。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县“互联网+监督”网络硬件、软件等设施建设。“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迅速推进,得到省专项督查组充分肯定。
队伍和阵地建设迈出新步伐。投入200万用于县乡二级纪委基础设施建设,县纪委新增5个高标准谈话室。出台安全办案系列文件制度,发放执纪工作工具用书600余册,执纪业务素质有力提高。
2017年,攸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市纪委和县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纪委和县委全会部署,取得显著成效。
重拳出击惩腐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处置问题线索827件;立案348件,其中涉及科级干部68人;结案344件;党政纪处分332人,5项数据均实现翻番。重点查处了县环卫处违规享受廉租房补贴等系列窝案。
创新方式严作风。制定《干部职工作风“十二分制”管理办法》,从会风会纪、闭门办公等细节抓起,对全县党员干部实行“驾照式”计分并与绩效挂钩。全年对236名直接责任人和51名主体责任人予以扣分,对119名主体责任人予以奖分,相关经验获中纪委内网推介。文化创作助清廉。积极参与市“清风株洲”廉洁文化创作,获奖6个。在纪检系统构建清爽、融洽、团结的机关文化。组织纪检干部参加市纪委“弘扬长征精神、当好忠诚卫士”演讲比赛获第一名。
强化机制锻利剑。建立了攸县巡察人才库并开展精准化培训,并于3月底在全市率先开展县级巡察工作。蹄急步稳深改革。今年1月12日,攸县监察委员会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
严管厚爱铸铁军。在全市率先完成县乡两级标准谈话室建设并投入使用,优化乡镇街道“四联”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基层纪检干部“三转”。2017年,乡镇街道立案130件,平均立案7.6起,全年翻番。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和调整力度,全年县纪委提拔12人、4人被交流使用(其中2人担任党政正职)、17名乡镇纪委书记10人被提拔为正科。
2017年,醴陵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民生关注,强化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胆敢动扶贫资金财物“奶酪”的严肃查处,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纪律保障。
强化顶层设计,层层压实责任。醴陵市委印发《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任务分解》,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纳入检查考核和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明确“六个严禁”“六个一律”工作纪律,划出扶贫工作纪律红线。明确一名市纪委常委驻市扶贫办专职负责精准扶贫督查工作。
注重问题导向,加大督查力度。醴陵市纪委聚焦监督民生领域的主责主业,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纪检行”活动。建立扶贫领域监督问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问题线索排查移送机制,分类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并逐月报备。建立“互联网+监督”平台,对12.58亿元项目资金的来源、去向和发放情况进行公开。醴陵市纪委划分班子成员督察责任区,对全市17个省级贫困村及38个面上村进行重点督查。牵头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扶贫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4类16个,发现扶贫干部工作作风问题13个。
坚持挺纪在前,从严执纪问责。全面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和“治陋习、树新风”专项整治工作,持续释放执纪从严信号。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与巡察工作相结合。准确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惩处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办贪污挪用、虚报冒领扶贫项目资金等的腐败案件。全年印发扶贫领域通报14期,共追责问责166人,其中纪律处分87人、组织处理66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
霹雳手段惩腐败。全县共立案312件,结案312件,党纪处分277人、政纪处分40人,双重处分7人,组织处理378人,处分乡科级干部47人。立案数、结案数、处分人数同比均增长156%。全县党员立案比为1.8%,位列全市第一。“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专项整治立案数及处分人数居全市前列。
坚持不懈抓作风。在全国首创干部作风“十二分制”,实现了作风建设从抓现象到抓本质、从抓量变到抓质变的转变。68名当事人和28名履职不力的责任主体被记分,对22名敢于担当的单位“一把手”进行了奖分。
巡察利剑强震慑。通过采取异地交叉巡察、后备干部参与巡察等举措,发现并移交各类问题线索108条,党纪政纪处分40人,移送司法3人,批评教育54人,组织部门组织处理2人。查处了原农业局局长涉嫌贪污受贿重大违纪违法案、环保局滥发津补贴窝案等典型案件。
宣传教育明纪律。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刊登宣传推介株洲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信息700余篇,在各县市区排名前列。参加市“清风株洲”廉洁文化创作活动,其中获一等奖2个。
严管厚爱铸队伍。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廉政家访,召开了纪检监察干部警示教育会和家属廉政座谈会,开展了专门针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三查”行动,即查会风会纪、酒驾、违规领取津补贴问题。对4名开会迟到的纪检监察干部点名道姓通报批评并按干部作风“十二分制”记分,对2名违纪的纪检干部予以党纪处分并调离纪检岗位。
2017年,天元区纪委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腐败案件,重拳打击腐败。全年共处置问题线索217件,立案109件,结案109件,涉及乡科级干部2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3人,分别同比增长416.7%、289.2%、289.2%、450%、281.5%,5项数据均居全市前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并得到巩固。
认真开展“治陋习、树新风”“涉矿涉砂”等5个专项整治活动,严查腐败问题,涉及资金5728.64万元,推动全区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以镇(街道)和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室)为基础的纪检监察接处访基层工作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取得较好工作成效。其中,区本级全年受理信访举报线索100件,接待群众来访286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8.2%,40.9%。镇(街道)和村(社区)解决答复群众诉求3900多件次。
设置4个派驻纪检组,选优配强派驻工作人员,派驻归口管理全区51家单位,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探头”作用成效初显。全年各派驻纪检组处理问题线索30余条,给予党纪政纪立案19人。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10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03人次,占49%。
设立巡察办和两个专职巡察组,建立45人的巡察组组长、组员人选库,巡察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年共开展3轮常规及异地交叉巡察,开展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区内6个被巡单位召开整改专题会议29次,整章建制45条,追回资金65.4万余元,发现并移送问题线索40条,目前已立案15人。定期召开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收到公检法机关移送的问题线索75件,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和整体合力。
2017年,芦淞区纪委首次一年内实施3项改革、完成8个专项整治;首次年度移送线索破百;首次纪律审查立案破百,绝对数、增长数均居城市五区首位;首次开展党政正职述廉述职、“清风芦淞·走进纪委”活动。
抓执纪审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累计受理群众信访举报66件,已全部办理完毕。加强区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协作,年度移送线索126件,远超前5年总和,成案68件。全年芦淞区纪律审查立案114件,结案114件,超过前5年总和,绝对数、增长数居城市五区首位,全年度执纪审查零违纪、零事故。圆满完成“雁过拔毛”等8个专项整治任务,立案50件。
抓日常监督。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17名党员干部问责,4人被立案。开通“清风芦淞”微信公众号,发布廉政宣传信息30期,积极参与“清风株洲”廉洁文化创作活动。在省、市主要媒体点名道姓通报违纪案例25起,发布宣传稿件182篇。严肃会风会纪,点名道姓通报20人次,其中正科职干部10人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7起,纪律处分7人。出台《芦淞区重点建设项目效能问责暂行办法》,开展重点项目效能监察。加强村(居)“两委”换届风气监督,受理信访举报33件,5人被立案审查。
抓自身建设。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党性锻炼,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邀请专家教授授课。先后开展纪律审查安全等培训,推荐20余人次参加省市培训,坚持“以案代训”“以老带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大幅提升。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规范纪律审查工作,出台《区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等10项制度,严格内部管理。
1
炎陵县
推进正风反腐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9
石峰区
以纠“四风”增强群众获得感
6
天元区
凝聚“五股力量” 攥紧反腐“铁拳”
2017年,石峰区纪检监察机关在市纪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决向“微腐败”开刀。“株洲市石峰区卫计局原副局长易应良违规使用公务油卡为自己私车加油,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018年1月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四风”曝光台在新年第一天将该案作为典型予以通报。去年,石峰区纪委精准聚焦公车改革后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油卡保管使用等关键环节,对违规使用油卡、私车公养等“四风”问题新变种紧盯不放,在全市率先开展专项清理。其中,3名正科级干部被立案,16名责任人被约谈,清理、注销“僵尸”油卡55张,用铁的纪律坚决遏制车轮上的腐败。
坚决向懒政怠政乱政亮剑。去年,石峰区城管大队市容中队队长在全市创文复检中因没有认真履职被区纪委立案调查。石峰区纪委重点查处了在创文创卫、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出现的履责不力、失职渎职行为,立案2人,组织处理3人。对泄漏棚改工作信息的1名公职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严肃了棚改工作纪律。针对全区工作纪律和会风会纪不严的问题,开展专项督查39次,对40名违反有关规定的党员干部在全区公开通报,有力倒逼了干部作风的整体转变。
坚决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石峰区纪委组织开展3轮巡察,先后进驻田心中学、区商粮局等6家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重点查处了田心中学违规发放津补贴的行为,并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通过巡察,一些单位存在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治党不严等系列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让群众直接感受到从严治党成效。
4
醴陵市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2
茶陵县
重惩“蝇贪” 护航脱贫攻坚
7
芦淞区
当好“啄木鸟” 做好“护林员”
10
云龙示范区
从严执纪 筑牢纪律防线
2017年,云龙示范区纪工委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全力推进监督责任落实,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两个责任”层层压实。组织部门、镇街等21个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层层传导压力。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体系。
执纪审查效果明显。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全年收到信访件25件,接待群众来访17批165人次,办结信访件24件。立案26件,结案2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人,涉及副科级以上干部4件4人。
专项整治有序开展。组织开展“治陋习、树新风”等多个专项整治工作。其中,查处违反“四风”案件13起、“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3起、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处分3人。
纪律防线越筑越牢。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党工委党建宣传工作总体部署,坚持宣传倡廉、教育引廉、警示醒廉、制度促廉,筑牢纪律防线。开展“清风云龙·两型新城”反腐倡廉剪纸灯谜活动。党工委班子成员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廉政教育45次。
5
株洲县
以专项整治工作成效 提升群众获得感
3
攸县
严纪律、正作风、促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