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任远 吴珊
【核心阅读】
项目攻坚 他们责无旁贷
项目攻坚,株洲一抓就是四年。
在项目攻坚的旗帜下,株洲城市发展大踏步迈进,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
这背后,一支队伍的付出功不可没。他们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用“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服务于全市各个重点项目。他们,就是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的职工们。
去年年初,我市启动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作为污染企业,品和锌厂必须尽快关停,周边散户要进行一户一表改造,任务就落到了供电公司的肩头。
众所周知,散户改造十分困难,通常一个工程的周期至少要一个月。为了不给搬迁改造工作拖后腿,电力施工人员没日没夜卯足劲加油干,硬是把工期缩短了整整15天。
同样是在去年,在新修的欧洲大道上,两台带电作业车和吊车紧密配合,将一根包裹严实的电杆缓缓吊起,顺利完成我市首次带电迁移电杆作业。
过去进行电杆迁移,周边用户必须要停电,这势必会影响附近企业的正常运营。为避免三回线路同时停电,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突破技术难关,在多次试验、理论计算、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不停电组立新电杆、撤除旧电杆作业。依托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幅增长。
智轨列车的背后,同样也有电力人的默默付出。去年10月23日,世界首条智轨快运系统在株洲落成。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因为设备参数原因,智轨列车的充电站迟迟未能安装成功。
接到任务后,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责任感,迅速组织施工队伍,倒排工期,千方百计落实市政府的指示。交接试验时,380伏的电压比数据不理想,高压试验人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顶着寒风细雨守在现场与中车的专家商量处理办法;变压器低压室安装分表的位置不够,项目负责人多次联系计量人员,想办法解决。
在最后几天时间里,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争分夺秒,组织安装、试验,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向党的十九大献上一份厚礼。
从株洲·中国动力谷到职教科技园,从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到各大工业园区,近年来,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认真落实株洲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累计完成职教城、航空城、循环经济园等园区22条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扩展性迁移,涉及杆塔264基,线路84公里,为株洲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工人们不惧危险高空作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岁末寒冬,站在这座城市的制高点眺望,满眼尽是灯火通明。透过一盏盏光亮,人们发现,总书记的讲话,在这里结出果实。
坚强电网,让城市有了安全感;和谐电力,让百姓有了幸福感;绿色电能,让企业有了获得感……
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决心,是数百名电力职工勇挑重担、真抓实干的恒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十九大报告催人奋进。
站在2018年的新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我市基本现代化的起步之年,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将以“抓铁有痕”的韧劲,以“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力促项目攻坚蹄疾步稳、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再上新台阶立下汗马功劳。
冰雪天气,工人坚守一线
电力工人紧急抢修
电力发展
他们肩挑重担
扶贫路上 他们风雨兼程
电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民生福利,城市每一个或大或小的成长,都离不开电力人的坚守。
“团横线506线路跳闸,请速到现场检查!”“电缆沟内积水严重,必须马上排水!”……2017年6月29日清晨,株洲城区的天空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雷声滚动,暴雨倾盆。一时间,株洲电网遭受重创,防汛形势严峻。
一支以党员为首的抢修队伍,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受罪的精神,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保卫变电站的战斗中。到7月1日,变电站险情基本消除,20余个风险点全部处于可控状态。
类似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2017年,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开展“本质安全实践”活动,严控生产秩序,安全生产局面保持稳定,连续13年保持安全局面稳定。迎峰度夏期间,公司紧急制定株洲电网2017年度有序用电预案,确保居民和企业有序用电;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范围强降雨,公司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开展保供电工作,安排充足的力量加快灾后重建工作,实现抗洪抢险供电工作快速、高效、安全、有序。
在株洲的各个角落,一个更加坚强稳定的城市电网,也在悄然舒展。
在城市,马家河Ⅱ110千伏等4个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城市电网改造大幅升级,新马工业园、天易科技城、金山工业园和航空服饰城的电网配套需求得以改善;
在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通过台区布点346台,36个村的低电压问题得以解决,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同时,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紧密对接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提前完成清水塘生态新城电力规划。一年来,该公司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累计完成电网投资3.7亿元,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群众所需所盼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优则优。”2018年,国网株洲供电公司还将继续向省电力公司争取项目储备和建设资金,预计在新的一年实现地区电网投资8.9亿元,实现近几年电网投资新高;民生领域,将持续开展民生工程建设,将30个村网改造纳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建设中,稳步推进炎陵县小康用电示范县建设,着力提升炎陵电网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经济领域,将继续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促使电网规划与地方发展规划深度融合、无缝对接。
瞻望未来,我们相信,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将会进一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奋力攻坚、迎难而上,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干劲足、风气正的干部员工队伍,在全面履行政治责任、全心全意提供服务保障中展现担当,为株洲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用“最牵挂”,表达着困难群众在他心中的分量。
在革命老区,在边远山区,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的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居民同住同吃,用电力点亮贫困山区的扶贫之路。
茶陵县洣江乡渡里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长期以来,村里经济基础薄弱,经营性收入基本处于空白。
进村后,国网茶陵县供电公司利用当地地理环境优势,建起了光伏发电厂。优化服务流程、优化接入系统方案、提前介入提供技术指导……在供电公司的努力下,光伏项目顺利连网。“从去年1月开始发电,一年创收7万元应该不是问题。”站在发电厂旁,渡里村村民脸上喜滋滋。
农网改造,也在改变贫困山村的面貌。茶陵县湖口镇文泰村有村民954户,其中贫困户占18.55%。因为偏僻和交通不便,文泰村只能靠山吃山。农网改造前,全村210户用电户,仅有3台配变供电。用电“罢工”是常事,村民生产受到影响。
去年,茶陵县供电公司加大山区电网改造,全村配电容量由原来的250千伏安增加到400千伏安;新立低压电杆65基,83户居民用户的低电压问题得以解决,文泰村用电质量极大改善。“通了电,养鸡场可以自己孵化小鸡,鸡苗冬天不会挨冻,小偷再也不敢光顾了。”文泰村养殖户陈桂英欣喜地说。
易地扶贫的搬迁户,同样感受到了电力部门的热情。不久前,炎陵县垄溪乡周边村民将一幅幅印有“心系百姓 精准扶贫”“电力保障献真情 精准扶贫为人民”的锦旗送给了国网炎陵公司垄溪供电所。该供电所管辖台区89个,用电客户5286户,在册贫困户272户。
面对新建房屋通电需求,垄溪供电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帮助村民移表、新立电杆、架设线路,以最快速度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通电工作,确保了贫困易地搬迁新建房屋全部通电,及时为贫困户送上光明。
有一种温暖,叫“精准扶贫”;有一种情怀,叫“心系群众”。面对株洲电力扶贫攻坚任务大、资金大、时限短的工作特点,国网株洲供电公司立足电网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趋势和扶贫项目需求,科学编制了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升级规划,从网络结构上强化贫困地区电网支撑,保障了贫困地区生活生产用电需求和扶贫攻坚的计划推进。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用上电,用好电”,国网株洲供电公司2016年向省电力公司争取到投资资金3104万元,用于45个村的电网改造;2017年争取投资资金9417万元,用于95个村的电网改造。
截至目前,株洲范围内全部的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均顺利完成,涉及总户数约为7.9万户,惠及人口30余万人。改造后贫困村户均配变容量均达到1.4kVA/户,满足国家要求标准。
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中
高空作业的电力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