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二荣
通讯员 唐艳丽 刘彦
“没想到我们的产品能走进北京的大饭店。”2月5日,茶陵县永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生姜、大蒜、白芷接到北京翠清餐饮有限公司的网上订单,这让永光食品的老板很激动:“以前我们的产品基本上是本土及周边销售,现在通过网络将产品卖向全国。”
从难卖的“土货”到畅销全国,这完全得益于电商的“助攻”。借助电商平台,茶陵的一些特色农产品销售行情走好,销量大增,此举不仅带来贫困户就业,也诱发了老百姓创业激情。
“土货”受捧农民增收
2月5日,走进茶陵蜂窝电商有限公司三楼仓储中心,只见“茶陵三宝”、豆腐乳、丑橘、姜茶等农产品整齐地排列在物架上,淘宝客服软件上的提示音和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
“有了电商支持,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永光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尹兰风介绍,虽然“茶陵三宝”名气大,但其公司生产的“茶陵三宝”似乎“养在深闺”。去年,该公司与蜂窝电商公司合作,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月销量从过去的3万多增至当前的29万元,售价也上涨了。
不仅仅是永光公司。去年,茶陵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茶陵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规划2017-2019年》等配套政策,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培育了8家电子商务线上企业,个人网店发展到200多家。仅蜂窝电商有限公司就帮助了2家农业合作社、4家本土食品加工企业扩宽了销路,帮助了500多户贫困户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增收。
“土业”玩出新花样
“把工厂搬回茶陵后,生意做得更大了。”拿着去年的销售成绩单,茶陵县光宇顺电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龙建华很满意。在“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春风的吹拂下,茶陵商人龙建华将自己设在深圳的电子工厂搬回了茶陵。“将工厂搬回茶陵最大的担心,就是销售问题。”龙建华说,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借助茶陵蜂窝电商等网络平台,去年他公司的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了2倍。
不仅仅是光宇顺。去年,通过电商服务平台,一批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体的年轻人回乡就业创业,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注入了活力。
电商的发展,让一些“土产业”焕发了“新活力”。返乡农民工回乡创办的茶陵嘉华姜业有限公司,结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对生姜生产进行研发,开发出了姜茶等系列产品,拉长了茶陵生姜的产业链,让“土特味道”规模化、品牌化。
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19年,茶陵县将培育100家应用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超2万人,实现年电子商务交易额6亿元,形成电子商务体系有保障和有载体、产业有主体和有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并将在全省建设80家高速公路服务区体验中心,带动6万以上村民增收,帮助1.33万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