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歌平和妻子在照顾小蜜蜂。 王军 摄
决胜脱贫攻坚
□ 株洲日报记者 王军 通讯员
彭子牛 整理
我叫董歌平,今年61岁,是攸县网岭镇宏大村人。小时候家里穷,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我的右手也因事故伤残。
一只手讨生活,肯定活得比别人累。娶妻生子,养蜂采蜜,原本以为生活会慢慢好转,可一向风风火火的妻子,被诊断出患乳腺瘤,小儿子也查出有乙肝,好好的一个家变得风雨飘摇。几大塑料袋的诊疗单、结算单,逼得我往一个个工地跑,挑水泥和砖,再辗转进医院。攸县人一辈子要盖一栋房,而我只能把土砖房“缝缝补补”。
2014年,我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给我家购买了医疗保险,住院治疗报销比例也相应提高,这个政策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帮扶干部知道我以前养过蜜蜂,又支持3000元钱,鼓励我发展产业。我还被安排到县里免费学习养蜂技术。2015年,我在屋后一块空地捣鼓出养蜂场地,购买了6个蜂箱,重新发展“甜蜜事业”。在专家的指导下,我精心照料着这群小家伙,给“不会飞、不乱跑”的蜂王分好山头,夏季高温时带着蜜蜂进山避暑,寻花采蜜,冬季气温过低时会盖上毛毯,用白糖兑水喂养它们,两年多时间发展到70个蜂箱。
这些勤劳的小家伙倒是很给力,年成好的时候一个蜂箱能有15公斤左右的蜂蜜,除去成本,每个能有四五百块钱的利润。去年我还花了6000多元钱,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养蜂棚,方便这些宝贝回家。我每年还会用养蜂赚的钱,把房子美化一部分。去年就把墙里墙外粉刷了一遍,换上了不锈钢门窗。
听说政府支持小额信贷,我准备贷款3万元,把蜜蜂养殖规模扩大到150箱左右,把幸福生活的美梦做得更甜一些。 “自己有一份产业,日子就会好过。”我想说,赶上了好时代,再美的梦都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