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服务“矩阵”成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家庭医生签约,

    健康福利送到群众身边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产妇急剧增多,尤其是高龄产妇。石峰区花果山小区的刘帅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她怀上二孩,作为高龄产妇和疤痕子宫的她,一直为胎儿是否健康、自己是否安全而忧心。

    9月6日下午,石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联合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来到刘帅家中进行访视,并当场签订了“孕产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

    根据这一协议,孕产妇家庭医生须为孕产妇提供个性化孕期、产时、产后保健指导,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支持,并为孕产妇建立早孕卡、健康档案,实施孕期动态管理。孕妇怀孕早期,家庭医生与签约对象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怀孕到了7至8个月,半个月联系一次;8个月后,则每周都会联系,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

    “你看我这么大的肚子,到医院去做检查很不方便,上门服务对于我们孕妇确实是好。”刘帅说。

    刘帅享受到的正是石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今年打造的特色医疗服务,而这支服务团队则是由该区辖区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基层团队组成的医联体。

    其实,今年“医联体+家庭医生”的签约,在株洲正在全面推广普及。

    9月3日,市人民医院医疗团队来到荷塘区野鸭冲社区,上门与社区居民签署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此后,该社区居民可直接找签约医生预约就诊,享受从预约到诊疗的全程“一对一”服务。

    9月5日上午,芦淞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芦淞区孕产妇家庭医生签约仪式,社区、家庭医生专家团队、孕产妇代表进行三方签约。孕产妇家庭医生须为孕产妇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指导、心理咨询和健康支持,并为孕产妇建立早孕卡、健康档案,实施孕期动态管理。

    9月15日下午,天元区在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天元区孕产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仪式,90余名签约医生团队代表和孕妇代表参加。

    如今孕产妇家庭医生签约正在全市推广,《株洲市孕产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现已出台,以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株洲日报记者 陈洲平

    家门口有了养老院,“居家”和“养老”能同时实现;签约了专属医生,一个电话就能享受上门送诊服务;办证不用来回跑,一个窗口就能办好;微信圈、便民APP遍地开花,线上线下服务……我们看到,一项项便民服务送到了老百姓身边,一种全新的生活服务方式正在成型,株洲市民的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荷塘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受访者提供

    养老

    不出家门怎么享受到专业机构提供的包括餐饮、保健、足浴等养老服务呢?荷塘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只需要打一个电话,这些服务就会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送上门。

    走进荷塘区桂花街道西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楼,记者看到,宽大的电子屏幕上不时出现各个社区老人购买的服务信息以及订单处理情况,社区老人的生活都“浓缩”在这个平台里。

    接单之后,客服会立即将信息反馈给派送员,并分配派发线路。中午十一点,派送员小刘来到厨房,根据订单详情,他很快将午餐进行了分拣并立即派送。送餐完成后,他还当场拍照上传平台,这样,一个“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送餐服务”就算完成了。

    荷塘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出现,只是我市开启便民服务O2O的冰山一角。在株洲,各种微信群和便民APP早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服务的一项“常规工具”了。

    如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早在2014年,共青团天元区委就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株洲新区青年。在线下,共青团天元区委还有天元青春集市、新区联谊会、天元区青年之家等多个品牌活动,并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将经过核实的需要帮助的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做好项目分解后发布在微信平台上,志愿者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项目认领,建立天元区N+1帮扶平台。

    芦淞区也首创全省网络创业基地,利用互联网+模式,依托芦淞服饰产业集群市场资源,开展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知识培训,通过网络实训带动就业,采取“一家一策、一人一策”的就业援助模式,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线下联动已成为政府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全新方式。

    “一门式”政务改革。 受访者提供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受访者提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