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通讯员 李菁菁
株洲日报讯 入冬以来,许多市民会买一些保健品补补身子,但吃保健品也是有讲究的。执业药师提醒,每个人体质不同,服用保健品切勿贪多,应多听取专业医师建议。
家住天元区的张奶奶血压、血脂都很高,一直在服用医生开的辛伐他汀来降血脂。经跳广场舞的舞友推荐,一款美国产大豆卵磷脂软胶囊对于降血脂特别有用,同时对缓解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都有不错疗效。她嘱咐儿子从网上买了几大盒,一道还买了三盒同公司的鱼油产品。
“我都是在吃了降脂药二三小时后,再吃几粒软胶囊。”连续吃了几个月后,张奶奶感觉头疼现象越发频繁,并伴有发热现象。12月15日,张奶奶在一次洗澡时感觉到双腿乏力,使不上力气,发现右腿肌肉出现明显萎缩。家人赶紧将其送往医院。医生经检查发现,张奶奶竟患上了肌溶症。后经排查,是因其长期服用的辛伐他汀同所服的深海鱼油相互作用所致。
“药是用来治病的,保健品主要用于调理身体,两者都是有益身体健康的,但是前提是要合理使用。”省直中医院医药师罗瑛说,要了解哪些药和保健品相互排斥,一起混吃很有可能对身体“弄巧成拙”。
罗瑛特别提醒,长期服药的体弱多病者,特别是病情复杂吃药多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同时再补保健品。“比如服用人参、当归、银杏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要遵循医生的诊断,在专业药师的指导下用药。”她表示,大多数保健品中的营养成分完全可以靠食补来满足,像补钙就可以多摄入豆制品、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