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实干承诺。
——以问题为导向,找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以片区为单位,对辖区范围进行高频次、高密度、无缝隙的全天候巡查,复检期间成立迎检应急队伍,及时处置全区城市管理突发问题;向董家塅航空城地区等市容问题高发地段派驻精锐骨干30余人,针对垃圾运转不及时现象,调派最新的密闭式垃圾直压车,全力支援当地城市管理与环卫保洁工作;
——以奉献为追求,志愿服务温暖社会。大力开展为民服务“三个一”、“城管五进”、“门前三包最佳门店”评选等主题活动,组织城管志愿者服务280余人次,劝阻行人违章行为800余起。
以“亮剑”精神摧城拔寨。复审迎检期间,这里的街道靓了,卫生死角被根除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提升了,城市的魅力展露无遗,芦淞城管人写下的满意答卷,获得上级领导高度赞誉。
提升环境展形象!
这个是一城繁花硕果的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整齐的水泥墙壁,洁白的陶瓷坐便器……近日,记者在贺家土街道曹塘坝小区入口处发现,经过改造后的公厕面貌焕然一新。“人有三急,现在上厕所非常干净整洁,没有异味。”居民们交口称赞。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的舒适度、整洁度彰显着一个城市的品位。
今年以来,芦淞区城管局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共投入资金280余万元,对辖区内32座公厕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其中位于曹塘坝、谭家塅等区域的15座公厕,还安装有智能灭蚊除臭设备。与之同步改造的,还有8座垃圾站环卫设施。
不止如此。芦淞城管还积极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用精细化管理助环境卫生提质,让市民享受更加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街头“牛皮癣”,一直是城市管理难点。芦淞城管部门采取立体化监管,亮出“路面执勤队伍、环卫保洁人员、数字化监控”三把“神剑”,通过采集员上报、探头监控、设立“便民粘贴栏”等方式,疏堵结合,根治顽疾。
按照“一洒、二扫、三冲洗”的作业流程,强化道路清扫保洁,每日安排机械化清洗作业车20辆,对重点路段、区域,实行循环道路清洗作业。
同时,购置专业护栏清洗车辆,定期对城区街路护栏进行清洗;购置垃圾直压车,为一线环卫工人更换不锈钢垃圾板车,补齐环卫设备老旧的短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城管,则让城市更精彩。
攻坚克难勇向前!
这个是一份环境惠民 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饕餮大餐
因为夜宵摊点油烟直排,芦淞区华升路附近居民李女士不止一次动过搬家的念头。
每到晚上,这里人流聚集,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吃夜宵。尤其是夏季,凌晨一两点仍然灯火通明,人群如织。不少夜宵摊出店经营,油烟直排。时间一长,附近路面满是油渍,夏天气味难闻。
改变,发生在今年12月。其时,芦淞城管开展居民小区夜宵摊点油烟污染集中整治,劝导占道经营者入店经营,改良优化排烟设备,对违章占道经营或排放不达标的摊点组织人员力量依法依规予以取缔。
很快,李女士发现,夜宵摊经营行为规范了,路面油污不见了。“屋前屋后干干净净的,城管队员还每天轮流巡查,大家共同维护,我们进出小区的心情舒畅多了。”
早在今年夏季,芦淞城管就全面加强辖区油烟(烧烤)治理,督促辖区内徐家桥步行街、贺家土夜宵一条街、钟鼓岭夜市等重点夜市,集中完成环保炉灶设备安装更换。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经过20多天的全面综合整治提升,时尚芦淞的魅力尽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市容环境是城市的“面子”,全力改善城市环境,让百姓尽享看得见的实惠,芦淞城管一直在行动。
会同交通部门召开全区违停工作专项部署会议,明确整治工作任务,细化各片区工作责任,积极推动车辆违停整治工作开展。期间购置车锁180个,先后在建设路金冠前坪、湘江之星、老体育局对面,石宋路、人民路等重点路段,新增隔离桩92个,行道停车位125个。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帮扶服务在前、教育引导在前,管理处罚在后的“两前一后”方针,对违停车主发放温馨提示卡、文明停车公开信约700份,呼吁驾驶员朋友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引导车辆正确停放,此举受到市长热线“点赞”。对拒不服从管理的车主,曝光其违停行为与车辆信息。
全力治理市容“十乱”现象,对下达整改通知后仍未整改到位的商户、摊贩,其乱摆放的物品将依法进行登记保存;对广场、菜市场、学校周边等重点路段,定人定岗值守。
众人绘画,美丽芦淞惠万民。
严以律己铸铁军! 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铿锵旋律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齐而劲足。
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芦淞城管认识到,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要管理好一个城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必须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老百姓信得过的执法队伍。
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止步。一方面,强化考核机制。今年,芦淞城管重新修订了区级考评办法,参照市级考评模式,将各单位考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不合格四个档次。除常规奖惩外,还要求排名靠前的责任单位行政一把手在当月区级城市管理集中讲评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将考评成绩在全区各重要宣传平台通报。
另一方面,强化业务指导。在加强日常考评的同时,加大市容、环卫等业务方面指导督促,实现考评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数据显示,该局全年共下发区级考评督办200份,件件有落实,考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芦淞城管还注重向信息化要战斗力。成立于2009年的芦淞区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城市管理信息传递系统、处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等。今年以来,通过信息网格平台,加大了采集员卫生死角的巡查;增加了交通标志信号、废弃车辆,绿化带设施、河道环境等内容的巡查。
统计显示,今年共处置市民微信举报3670条,结案率100%,;发现并处置数字城管探头下市容环境问题14680条,结案率100%。
在航空产业高峰论坛、服博会等重大行动中,充分利用数字平台高效处置方式,及时解决突发性市容环境问题。扎实熟练的业务功底、统一良好的人员形象、生动详实的解说介绍,该指挥中心引得各省、市、区参观考察团前来学习。
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芦淞城管还以开展主题活动为契机,激发发展活力。
3月,芦淞城管率先启动“文明城管”行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营造“文明创建共参与,文明成果同受益”的良好氛围。
7月,芦淞城管组织“城管进社区,市民大舞台”大型娱乐文体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文明城管行动中来,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服务的城管新形象。
此后,“芦淞区城管体验日”大型户外活动、“最美芦淞城管人”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纷至沓来。
思路一开,前路坦荡。芦淞城管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的品位逐渐提升,市民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情系百姓涌真情! 这是一次“以人为本”的生动诠释
“别让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被堵在一个涵洞里。”9月至12月,株洲的一次联合整治行动,全城关注。
过去20多年,取缔芦淞市场群非法早市事宜,成为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多年呼吁。据介绍,这个早市聚集摊位600余个,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其存在严重破坏城市形象,影响群众生活。
“解决老百姓的诉求就是我们的责任,群众关心什么、什么反映最强烈,就重点改什么。”这是芦淞城管人的执着追求。
9月,芦淞区成立了芦淞市场群非法早市取缔工作领导小组,一场大型整治行动拉开帷幕。芦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晓江担任领导小组政委,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
10月28日起,每天凌晨三时,分管副区长肖立志一线带队,现场指挥,芦淞城管联合公安干警等90人到现场宣传劝导,登记经营户情况,清理占道经营者,传递取缔早市的政府坚定决心。
在前期深入调查摸底、周密制定方案的基础上,11月17日至21日期间,芦淞城管及公安、交警等部门执法人员,组成规模庞大的联合行动队伍,开展强制取缔。每天凌晨,执法人员不畏严寒,克服能见度低、雨天等不利因素,巡查值守,定员、定岗、定责,彻底打消仍存侥幸、观望心理的早市经营户思想念头。
目标明、力度大、举措实,芦淞城管等部门共同努力,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让芦淞市场群早市经营20多年的历史画上休止符,还居民一处“美”、“精”、“净”的城市容颜。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芦淞城管态度坚决、蹄疾步稳。
今年6月下旬,株洲境内河流多重洪峰叠加,山塘水库水满为患,危机四伏,一场超历史的洪水席卷全城。芦淞城管在危难关头“不忘初心”,在抗洪救灾中“继续前进”,与人民群众构筑一道钢铁防线,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抗洪抢险赞歌。
期间,芦淞城管部门出动抢险人员300人次,共疏散人员200余人,推出浸水车辆10余辆,协助民众转移财产30余户,仓库3座,终将“洪魔”降服。
全年累计开展片区及以上规模整治行动300余次,拆除违规广告牌、招牌827个;上报“呼死你”系统“非法小广告”347条,整治出店经营门店800余家;
在全区范围内维修更换果皮桶1300余个,更换弹簧式垃圾收集容器盖938个,更新果皮桶的垃圾分类标识1850个,更换垃圾果皮箱宣传牌109块,安装不锈钢分类果皮箱230个,并为一线环卫工人配备不锈钢板车50台;
全年清理牛皮癣26700处,清除死角垃圾600余吨;
全年摸底走访工地39家,下达督办函19份,督促开工工地新置防尘炮6台、工地扬尘责任牌33块,新增围挡32处、洗车平台14处;
全年累计劝离违停车辆2780辆,拖离摩托车、电动车2116台,接受处理2095辆。
长风破浪会有时! 这是一种巧手丹心绘锦绣的精细城管
纵横正有凌云笔,踏平坎坷向天歌。
站在新起点,芦淞区城市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脚步更加坚定,前景风光无限。“2018年是芦淞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元年,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用绣花的功夫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时尚芦淞一定会幸福绽放!”陈耀如是说。
——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制定芦淞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方案,推动市政维护、园林绿化等涉及领域部门的调整划入,逐步实现环保、工商、水务、交通等涉及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权的移交合并。建立与公安、法院的司法衔接机制,形成高效、统一、顺畅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全面深化环卫市场化运作水平。完成芦淞第三轮环卫作业市场化承包,缜密测量纳入环卫市场化保洁面积范围,编订绘制环卫作业量图示,明确人员、设备、责任三到位,不断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标准化水平。探索智慧环卫体系建设,实现环卫作业人员、过程、效果等动态管理监控。
——构建科学城市管理监管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自上而下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强化服务、监督、考评“三位一体”模式;深化“721”工作法,加强队伍服务水平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
——全面启动“公厕革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芦淞推广“公厕革命”,规划建设一批、改造提质一批公共厕所,全面提高城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加大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促进城区、农村综合环境协调发展。
——深化“强、转、树”行动成果。开辟“城管课堂”,在全区城管执法队伍中组织一次集中轮训,着力提高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养,打造一支令行禁止、文明和谐的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