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高晓燕
株洲日报讯 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量的人才却被人才“贩子”“拐”走了。12月19日,市企业家协会组织市职业教育协会(产教融合联盟)、市内部分院校、企业、园区、服务机构以及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共议产教融合发展,筹措开展系列行动解决人才难题。
交流会上,有企业反映,瞅准职业院校在校生的寒暑期实践及顶岗实习需求,一些不够规范的人力资源机构甚至个人,当起了人才“贩子”,大量招揽学生并为其推荐实践岗位,但这些岗位大多是在外地一些规模小、不知名的企业,不仅工作环境欠佳,而且企业给予的实习薪资还要被层层“盘剥”,而本地不少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却因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需多方引源。
市职业教育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36所职业技术院校在校学生近12万人,每年培养毕业生4万人,但留在本地就业的不足20%。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协会组织计划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无缝对接企业及院校学生的求才和就业需求,挤压人才“贩子”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