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1月17日,醴陵市农家香蔬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军装和工人一起,冒着细雨将400余只土鸡装箱送到枫林镇17户贫困户家中。
五石村贫困户宋安伟接过20只两三斤重的土鸡,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鸡你好好养,养肥养壮了,我们就来买,下了土鸡蛋就来收。”唐军装许下承诺。“不仅免费赠送,还负责回购土鸡和鸡蛋,这样的帮扶,帮到了我们心坎上。”宋安伟连声称谢。
动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基地发放鸡苗、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只是该市民政局发动社会组织协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今年,该市慈善会组织社会扶贫捐款达1800余万元,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建房、助学、助医。此外,该市还建成16家慈善超市,为特困、低保和在册贫困人员提供廉价的生活用品。通过“天天一元捐”以及社会募捐等形式,共募得资金2605万元,开展“春节慈善送温暖”慰问活动、“慈善助医”、“关爱地贫儿童基金”、 “慈善爱幼”、“金秋助学”等活动,向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发放慈善资金1068万元。
醴陵市共有各类社团组织460余家,成为脱贫攻坚战役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该市民政局积极组织和引导“三社”力量(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和各类社会团体,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与孤寡老人、贫困学子结对帮扶,开展以慈善助学、敬老助老、心理疏导、关爱儿童、爱心助学等一系列扶贫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醴陵启航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帮扶150余贫困户,进行7期培训;心理协会为特困供养老人、贫困学生等进行心理疏导;醴陵义工、花炮总商会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物流协会利用农村淘宝,免费为贫困户进行农产品输出……据统计,今年该市“三社”力量累计开展各类扶贫活动100余次,帮扶帮助13000余人,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生力量。
动员社会力量,携手脱贫攻坚。在瓷城大地,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企业汇入脱贫攻坚的潮流,书写了一个个鲜活的扶贫故事,是落实“举全市之力向贫困宣战”的有益尝试,也是民政扶贫方式方法的实践创新。
□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 万里鹏 李萌
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3394万元、农村低保资金534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721万元、医疗救助资金2273.92万元、临时救助资金(含急难救助)222万元、兜底保障资金1483.3万元;拨付专项扶贫资金140余万元;发动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慰问活动110余次,捐款捐物200余万元……
又至岁末,翻开2017年醴陵民政脱贫攻坚成绩单,关爱如影随形,温暖力透纸背。 “立足民政职能、穷尽民政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路上,醴陵市民政局殚精竭虑、攻坚克难,书写了一曲温馨动人的壮歌。
A
“六个一批”综合发力,
筑牢民政兜底防线
官庄镇大坝村贫困村民易许兵年逾古稀,因儿子患病过世,夫妻俩带着正读初中的孙女一起生活。两位老人身体不好,没有劳动力和经济来源,全家仅靠低保维持生计。今年,易许兵一家成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受益者,低保金由过去的每月130元提高到280元,缓解了家庭困境。
今年1月起,该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280元,确保保障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目前,该市农村低保对象达22457人,其中兜底脱贫对象2933人,共发放资金5347万元(含兜底保障资金1483.3万元)。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医疗救助帮扶一批”、“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一批”、“临时救助缓解一批”、“社会福利扶助一批”、“拓展服务助力一批”。今年,该局打出“六个一批”组合拳,筑牢兜底防线,民政工作向扶贫脱贫领域倾斜与延伸。
——医疗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成员的住院费用,在新农合、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补偿后,基本医疗费用中的自负部分按70%比例救助,年最高救助限额5000元,10种重特大疾病年最高救助限额10000元。在原有城乡医疗救助审批程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该局开辟城乡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 结算服务。今年以来,两类救助惠及79051人,发放救助资金2273.9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46户,共发放救助资金465.94万元,包括重特大疾病救助资金70.71万元。
——农村特困人员救助:该市共有农村特困人员7606人,民政部门共发放特困供养资金3394万元,帮助他们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临时救助:临时救助共计2008人次,发放资金149万元。为62749名城乡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缴纳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积极推动“救急难”试点工作,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急难问题,全年救助171人次,共发放救助资金73万元。
——“社会福利”方面。启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共有7043人享受护理补贴、4800人享受生活补贴。同时,通过购买服务,让农村留守儿童、孤儿和困难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
在“六个一批”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慈善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来,该市开展“金秋助学”、“贫困助学”活动,为448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资金150万元。社会扶贫募捐活动风生水起,全年共募集爱心捐款1894万元,目前已拨付832万元到19个镇,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助医助学和社会扶贫网需求对接。
“国家扶贫日”募捐现场
B
“五个到位”真帮真扶,全面小康“一个不少”
今年2月,醴陵召开脱贫攻坚决胜年动员大会,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会后,醴陵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专设扶贫办公室,选派一批年轻、责任心强的骨干,结对帮扶板杉镇5个行政村63户贫困户。 “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小康要‘一户不拉、一个不少’。因此,决胜脱贫攻坚要坚决做到‘五个到位’,即‘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该局党组书记、局长荣伟说。
“谢谢你们为我父亲治病提供救助,今后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今年5月,板杉镇东冲铺村的在校大学生易紫红收到醴陵市民政局9000元救助金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易紫红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该市民政局结对帮扶对象。其母亲多年前因病去世,父亲又在今年3月发生车祸,昏迷未醒。该局主动联合镇、村核实情况,迅速启动救助“绿色通道”,向其伸出援助之手。
水龙头轻轻一拧,自来水哗哗直流。11月,省级贫困村板杉镇板杉村贫困户王云南家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过去,村民都是饮用房前屋后的井水,水质不好,压强也不够,安全缺少保障。今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板杉村启动单村供水工程,已有800余户受益。而在王运南家不远处,一条新拓宽的水泥路上,一辆辆驶过的货车,将山里的农产品不断向外运出。
今年,醴陵市民政局先后向板杉镇拨付扶贫资金2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村民早日脱贫。同时,为结对帮扶对象送去慰问资金和物资共计10余万元,送去鸡苗、鸭苗、猪仔、羊仔3000余只,帮助贫困村民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此外,该局多方筹集资金,共为板杉镇、沩山镇、枫林镇的贫困村拨付扶贫资金140余万元。该局还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扶贫捐款,募得善款6万余元。
心连心、手拉手,杜绝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科学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用爱心和热心真帮真扶。今年,该局帮扶的5个村20户贫困户将脱贫。
民政干部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本版图片由醴陵市民政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