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卫计局:拔除贫病根,铺就小康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没想到我这病能治好,还没掏一分钱。”52岁的彭贤高激动地说。彭贤高家住醴陵沩山镇沩山村,罹患双侧骨头坏死多年,导致家境每况愈下。所幸,醴陵市健康扶贫精准推进,醴陵市卫计部门不仅为其进行了手术,并免除其全部医疗费用。

    在醴陵,彭贤高这样的贫困患者不是个例。近年来,醴陵市致力于脱贫攻坚,切实保障群众健康,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没钱治病怎么办?”政策兜底、部门联动、鼓励社会捐赠和民营参与!“治不好病怎么办?”建好医联体、创建促提升、湘雅乡情柔性引才!“就医不便怎么办?”村有卫生室、镇有卫生院、片区有中心、家庭有医生!

    如此多措并举,全面推进,醴陵市健康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醴陵市精准扶贫送健康,邀请“湘雅乡情”省级名医为因病致贫患者免费诊疗

    今年7月,省卫计委副主任易露茜(左)一行到醴陵调研卫计工作

    分类救治,

    一次性救治对象治愈率近90%

    王冬秀住6天院只花了19块钱

    “我住了6天院,只要19块钱吗?”73岁的王冬秀惊讶地问道。

    王冬秀是醴陵嘉树镇杉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不久,她因突发冠心病在嘉树镇卫生院治疗。出院那天,医院按照健康扶贫政策告诉老人,她只需支付19元,让王冬秀感到意外。“现在的政策真好,竟然可以先治病再收钱,还这么实惠。”

    原来,王冬秀这次住院,不仅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出院时,医院还为其办好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报销手续,并将她个人支付部分兜底。

    嘉树镇卫生院的贴心服务,让王冬秀老人感到很温暖。而这,只是醴陵市健康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醴陵,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

    目前,患有I类、II类、III类疾病、4类九种大病、严重精神障碍、尘肺病、结核病、艾滋病等7369名贫困对象,都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按照“先诊疗后付费”的要求,医疗机构已经先行垫付200多万元。

    健康扶贫要精准,先要对贫困患者进行全面摸底,准确分类。

    为此,醴陵市卫计局很早就进行了摸底调查,以及建档立卡工作。醴陵市共有17个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297人,患病是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有7668户26722人。在这些贫困患者当中,需要救治的有7579名。

    对需要救治的贫困患者,醴陵市卫计局再进行精准分类,发现7579人中I类不可逆患者567人;Ⅱ类可一次性救治患者960人;Ⅲ类慢性病管理贫困患者6052人。

    目前,醴陵的健康扶贫进入攻坚阶段。醴陵市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邓少仁介绍,全市在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疾病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正全力实行II类(一次性救治)疾病的因病施策、分类救治与大病专项救治,各医疗机构共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00余万元。贫困患者得到了帮扶救助和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治疗。

    邓少仁介绍,如今,II类(一次性救治)贫困对象1432人之中,1265人已治愈、167人正在康复治疗中,而治愈的贫困对象中,800人部分恢复或全部恢复劳动力。

    同时,醴陵市卫计局还加强了61例消化道肿瘤等大病贫困对象专项救治,采取在定点医院治疗的方式,效果显著。

    医疗资源全覆盖,打通“最后一公里”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大多身处基层,健康扶贫要到位,推动医疗资源全覆盖是题中之义。

    为全力推进健康扶贫,醴陵市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水平,从而减少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数。

    醴陵市卫计局局长邓少仁介绍,目前,醴陵已形成“村有卫生室、镇有卫生院、片区有中心、家庭有医生”的覆盖范围,把切实有效的医疗资源送到了贫困户家中。

    “村有卫生室”,是指醴陵以镇、村两级医疗阵地建设为重点,提升了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完成了17个省级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并开启了新一轮的标准卫生室建设;

    “镇有卫生院”方面,醴陵市先后投入2000万元,进行镇卫生院改扩建,其中为规划沩山镇卫生院原址重建,醴陵市卫计系统便筹资300万元;

    “片区有中心”,是指醴陵优化了全市医疗资源规划布局,建立了城区“两核心”、片区“四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家庭有医生”则是指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为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居民、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贫困人口、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促使家庭医生与签约对象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截至目前,与全市贫困人口签约已完成100%。

    此外,醴陵市也选派业务骨干和卫生专技人员下沉到到基层医院,让贫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

    醴陵市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邓少仁(左),慰问官庄镇卫生院免费诊疗的贫困对象

    政策先行,

    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健康扶贫要推进,政策是指引。

    近几年,醴陵市先后出台《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印发<醴陵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全市健康扶贫工作做出了切实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醴陵市大力实施健康医疗扶贫,多措并举,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通过积极探索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医疗救助“321”的模式:推行贫困人员住院“全免”、就诊“绿色通道”、报账服务“一站式”三大举措、强化“健康全管理、就医全兜底”二项保障;发放一本《医疗救治手册》。

    不仅为144名急需实施医疗救治对象,以及原1432名可一次性救治对象发放了医疗救治手册,更重要的是,这些贫困对象凭手册在定点医疗机构可享“绿色通道”,实行免挂号费、优先就诊、双向转诊、医疗机构兜底等服务。

    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低保户、计生特殊家庭成员等人群,醴陵市进行政府全额资助参保,实现应保尽保的方式,全面实现醴陵贫困对象都进得起医院,看得起大病的目标。

    如此精准施策,大力帮扶,醴陵市卫计局做到了让群众能“看上病、治好病、不返贫”。

    分级诊疗,构建就医新格局

    为打造就医新格局,醴陵市建立健全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醴陵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醴陵卫计系统加强了医联体建设,明确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开展医联体内人员柔性流动和资源共享机制,推动资源下沉,推动医疗服务优势资源对困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

    数据显示,目前醴陵市以6家医院牵头,共签约33家基层医疗机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一级民营医院,形成了31家松散型医联体、9家紧密型医联体和4个专科联盟。目前,全市上转病人1414人次,下转病人415人次,共组织了40余次影响力的义诊,免费受益人群达4000余人。

    同时,醴陵卫计部门借助“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邀请70余名湘雅醴籍专家每周周末轮流前来坐诊,这些省内顶级专家针对患病贫困户进行免费诊疗,分期分批进行兜底救治,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问诊达400多人次,开展基层扶贫集中义诊5场,培训医务人员5000多人次,受益群众多达2万余人,让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醴陵市健康扶贫精准施策,为贫困对象和65岁及以上老人义诊

    醴陵市为200名贫困户送上“健康扶贫小药箱”

    醴陵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100%

    □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军 通讯员 李欣钰

    “今后在家有个头痛脑热的常见小毛病,这小药箱就能派上大用场了,方便又实用。”11月29日,醴陵市均楚镇周坊村长滩组贫因户龙作启,领到了“健康扶贫小药箱”,满心欢喜。

    近日,醴陵市卫计局举行了“健康扶贫小药箱”捐赠仪式,将200个“健康扶贫小药箱”发放到醴陵市乡镇卫生分管扶贫负责人。这些负责人领到药箱后,又送到200名“因病致贫”患有相应疾病、可一次性救治的对象手中,一同送去的还有“健康扶贫服务套餐包”。

    据了解,“健康扶贫小药箱”内除配备患者需要的常备药品,还张贴了醴陵市卫计局扶贫办办公室联系方式,方便贫困患者及时联系解决健康问题。

    而“健康扶贫服务套餐包”服务的内容,则包括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贫困对象每月电话随访一次,每季度上门一次,每年健康体检一次;同时提供宣教政策,并在《居民健康管理手册》内填写好服务记录。当贫困对象身体不适时,可享受免费送医上门或接至卫生院兜底治疗,或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转上级医院治疗。

    □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军 通讯员 瞿思文

    “我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啦!以后我凭这张签约服务诊疗卡到泗汾镇中心卫生院去看病不用挂号,还有许多优惠政策,太好了。”醴陵市泗汾镇双塘居委会村民易建群,兴奋地晒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诊疗卡。

    今年来,醴陵市卫计局作为健康扶贫工作的牵头单位,推行“321模式”,通过减、免、兜的方式,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突出医疗保障、突出兜底救治、突出健康管理、突出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宽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覆盖面,推进贫困患病人群的医疗救治工作。

    目前,醴陵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泗汾镇中心卫生院在这方面工作的推进,颇为典型。

    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泗汾镇中心卫生院公开招募择优聘用了25名家庭医生,组建了由临床科室主任担任队长的5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还特别制作了签约服务资料袋和诊疗卡。同时,还通过举办大型义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家庭医生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了群众签约的积极性。

    对已签约服务对象,泗汾镇中心卫生院还会进行分类,制定健康服务计划,将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按疾病种类登记,交由对应科室家庭医生进行随访和服务。需转诊治疗对象,启用医联体联合单位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使签约群众享受到全方位、专业周全的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醴陵泗汾镇已完成常住人口签约数10820人,签约率30%,重点人群签约数8000余人,签约率6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数1685人,签约率100%。

    情系帮扶人

    □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军 通讯员 瞿思文

    在脱贫验收书上签字时,他对醴陵市卫计局的帮扶负责人产生了不舍。这是发生在醴陵官庄镇大坝村的一个感人故事。

    这个“前贫困患者”叫娄绍春,71岁,由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肺积水、胆管结石等多种疾病,他常年疾病缠身,家里也是一贫如洗。

    娄老贫病交迫的情况,在醴陵市卫计局一对一帮扶负责人李建根出现后,发生了变化。自建立帮扶关系后,李建根每月不少于两次上门了解情况,且坚持每周电话咨询娄老的身体状况,尽最大努力为他家排忧解难。

    不久前,李建根接到娄绍春的电话,得知娄老的妻子上山摘茶籽时摔断了一根手指。李建根立即将其送医治疗。出院时,因为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以及“一站式结算”等优惠政策,娄老一家节省了6000多元医疗费用。此外,李建根还为娄绍春的儿子在城区找到了一份工作,月工资过2000元。

    今年10月29日晚,娄绍春突发冠心病,李建根晚上10点赶到医院为他办好住院手续,入院时通过“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免交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由于进院及时,娄老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娄老,您这次住院本来需要7300元,但一站式结算后只需付1200元,你以后一定要多注意休养,有什么事第一时间联系我。”娄老出院那天,李建根又来了,还握着老人家的手这样说道。

    正因如此,11月15日那天,当娄绍春拿起笔,用颤抖的手在脱贫验收书上签字确认,他眼眶湿润,充满了对李建根的不舍。他感激地说:“你们对我的帮扶我十分满意,我愿意签字脱贫,可你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对我这么好,我舍不得你啊。”

    醴陵市卫计系统的家庭医生为签约贫困患者上门服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