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让斑马线”刻在司机心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2月1日,株洲文明行车公约发布:“礼让斑马线,遵守信号灯;不酒驾醉驾,不超速超员;不乱停乱放,不抛物鸣号;不逆行抢行,不接打手机;不随意变道,不滥用远光灯;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12月2日《株洲日报》)

    文明行车,过斑马线礼让行人,似乎是常识,但要人人自觉做到,却不是那么简单的。治理斑马线车辆抢行现象,严格执法是托底手段,用文明公约的方式积极教化亦不可或缺。用刚性手段倒逼守规矩,肯定有显效,用涵养自觉意识,才会管的彻头彻尾。

    当然,公约再好,也不会自动驻进人的心田。交通违规是心疾,既不利于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他人与自身的人身安全。为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心疾”还须从心上治。

    开展“车德月”之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文明行车公约的社会影响力,十分必要,但多管齐下、综合施治,效果更彰。为此,一方面,要提高执法覆盖率,强化监管,让违规者付出相应代价。另一方面,有必要关口前移,从学驾考照开始,加大“驾德”考分占比,强化知礼守德意识。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培育自律性的公共自觉。通过大力营造社会氛围,文明行车公约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