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走进父母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初冬的风雨,吹得人心里冷冰冰的。走进父母曾经居住过的原机关院子,到处是一派凋零的景象,熟悉的院落,已经变得陌生。我打算将父母闲置了多年的住房租出去,今天过来按约给租客开门看房子,我前脚刚进屋,租客后脚就到了。她和同伴一道,仔仔细细地在狭小的房间里看来看去,口里念念有词。“哎哟,怎么地板还是磨石子的!” “这电视也太小了吧。” 她一边给她老公打电话,一边抱怨着 “这房里空调也没有。” 看见她期期艾艾含含糊糊的样子,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一千二还可以少点吗?” “一千五一分钱都不能少!” 我说话的口吻斩钉截铁,其实我先前是讲的月租金一千二,不知为何一张口就蹦出来一千五。租客有些诧异,悻悻地走了。

    我回头整理东西,无意中看到父母的一张老照片,是30年前在自家阳台上摄的,远处的背景是当时株洲第一高楼的庆云大厦。三十多年的变化可谓是沧海桑田,我想起父母家在这个院落两次分房搬家的情景。

    他们照相的这栋房子建于1980年。当时为了改善局里干警住房困难,由局里出地,房产公司投资建设了这栋五层高的住宅楼,共有30套,所有房间都是统一的2居室带厕所。按照当时的文件规定,副处以上干部是可以享受75平方米的住房,也就是多一居室。我父亲那时已是单位一把手,他叫行政科长去房产局交涉,一视同仁,不准搞大套间。房子分配的时候,他自己主动挑了5楼的顶层,说老婆喜欢清静,其实他是做样子给别人看,免得分房时大家去搞攀比闹不团结。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局里又在院内建了一套局长楼,供副处以上干部居住。我父亲那时已调市里工作,但工资关系还留在局里,当时分了一套三楼的房子给他,钥匙也拿了。恰逢当年市武警支队支队长转业到局里任副局长,没有安排局内的住房,他便主动提出来把房子让给那位新来的干部,住进了现在这套相对差些的房子。

    其实还有好几次调房的机会,父亲都放弃了,他说:“这个院子进来了几十年,要搬走还真舍不得。”

    现在父母家的这套房子,前面是一个大水塔,抽水时的声音如山响,外部环境也差强人意。室内的家具都是老式样,除了整洁外,没有多好,怪不得租客嫌弃。

    父亲去世后,我把母亲接来同住已经11年了,要不是母亲这次生病,也不会动租这套房子的念头。有朋友说得对:“伤感是难免的。人生不就是物转星移四季轮换,残酷又无奈,想通点,过好自己每一天。”

    此刻,雨夜的天幕下灯火闪烁,光影中的细细雨丝随风飘荡,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正在自己的归途上, 祈愿每一盏灯下是一个温暖的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