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通讯员 谭荣
12月20日凌晨,这一天荷塘区合泰大街格外宁静,附近居民刘香终于在安睡中醒来了,凌晨时分没有车水马龙的喇叭声,没有人声鼎沸的吆喝声,也不用担心出门就被堵在合泰涵洞口,大街上没有乱扔的怪味垃圾,很是整洁。
“自合泰涵洞马路早市成功取缔以来,现在的每一天都很美好!”附近居民忍不住赞叹。
而幸福荷塘每个崭新的一天,都是由这里的城管人唤醒的。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这是荷塘城管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民生城管”描绘的幸福之城令人珍视:
民有所居,居有所乐。创新治理无人管理小区,提升居民幸福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堵”住了居民幸福生活的合泰马路早市24年,成功取缔了;
民有所想,我有所动。着力治“脏”“乱”“差”,先后开展了露天烧烤油烟污染、人行道车辆违停、城市非法小广告“牛皮癣”、占道占绿招牌广告牌、小区僵尸车违停、街边门店行道私设停车地锁等20项专项整治行动;
……
以群众为“主语” 以民生为“主题”, 倾力完成了一批批“民心工程”建设,美丽荷塘的容颜得以刷新,幸福生活得以提升。
为人民管好城市,管理城市为人民。城市管理这道难题,荷塘答得漂亮,株洲的东大门,“幸福荷塘”这张名片擦得闪亮。
用心与创新成就居有所乐
这是一个关于幸福的写照
12月20日,冬日暖阳高照,走进荷叶塘社区大坪路13号小区,新修的小区道路平坦整洁,花园里小树郁郁葱葱,休闲设施也很齐全,一些居民正在锻炼娱乐。看着社区里的这幅画面,在小区居住了20多年的凌阿姨颇为自豪的说:“现在人家羡慕我们这里了,有这么好的环境。跳舞的咯、锻炼的咯、打羽毛球的咯。”
凌阿姨的自豪来自于小区的改变。小区是一个多年的无人管理小区,“因为没有物业,小区没有路灯、没有监控、没有健身器材、楼道的铁门损坏无人修理、楼道照明灯坏了也无人更换、围墙上长满杂草、垃圾成堆,失窃案频发。”说起荷叶塘社区大坪路13号小区以前的样子,这里的居民都直摇头。
无人管理小区,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荷塘区233个小区中,无人管理小区占比50%,涉及房屋895栋、21170户。这些小区公共设施设备破旧,保安、保洁不到位,直接影响治安、稳定和群众的生活。为让居民居有所乐,今年,荷塘区探索了业主自治模式,推行“小区支部+业主委员会”党建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小区业主自治宣传工作,由社区指导各试点小区业主委员会利用小区橱窗、公示栏、倡议书、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对小区综合管理的必要性认识,强化物业管理法制观念,逐步树立花钱买服务的消费观念。
与此同时,选举有责任心的党员组成业主委员会,将支部建在居民小区并延伸到服务居民群众中,提高居民组织化进程,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发展,以此破解老旧无人管理小区找不到“牵头人”的难题,并达到加强对小区业主委员会监督管理的目的。
受益于此,金钩花园小区、海天盛景园小区、模具厂小区等试点小区开始“改头换面”。 2017年3月起,荷塘区分两批选取25个相对封闭、规模较小的无人管理小区作为试点,通过引导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制定管理规则、确定管理模式、收取最低物业管理费用、聘请小区管理人员,实现小区“保洁、保安、保运转”的自治管理目标。 目前,25个试点小区已有20个小区业主自治正常运转。
从“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到干净整洁的“幸福家园”,社区的改头换面换来了居民的点赞:“民有所居”,更要让“居有所乐”。
下转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