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 幸福日子有盼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罗隆平

    12月13日,茶陵县舲舫乡,湘健米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片繁忙,员工们在饲养数千只鹅,陈军林正穿着套鞋忙修路。

    陈军林是茶陵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参加了人社部门的创业培训,申请了8万元免息创业担保贷款,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株洲,陈军林不是孤例。通过自主创业、职业培训、专场招聘、劳务协作、托底安置多条途径,截至今年11月,全市3.55万农村贫困劳动力,已有1.99万人实现就业,占农村贫困劳动力总数的56%。

    扶持创业,让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

    鼓励贫困户创业,首先得培养创业意识和提高创业能力。

    为此,市人社局专门组建了一支76人的市级创业培训讲师团,和一支40人的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每年集中组织果农、菜农及养殖户参加创业培训,并组建专业电商培训团队现场教学,带领农户体验网店“足不出户”就可买卖商品的操作流程,掌握创业技能,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截至目前,通过就业创业巡回宣讲、百人百堂创业微课直播等系列培训活动,市人社局先后指导帮助1200多名贫困劳动力,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了创业。

    有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资金何来?

    为缓解创业者融资难题,市人社局将个人贷款额度统一提高至10万元,并对贫困地区的创业者给予全额贴息。2016年以来,我市共发放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近1亿元。

    一个创业脱贫典型,能点燃一方百姓的致富热情。

    如今,陈军林合作社的鹅蛋、肉鹅销往全国各地,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60万元。合作社不仅吸纳了15户贫困劳动力就业,还免费向村民发放鹅苗,分享养殖经验,帮助更多农户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脱贫。

    精准培训,让贫困群众充电提能

    今年10月,茶陵县尧水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段爱中,免费参加人社部门开展的焊工技术培训后,经过考核,获得焊工操作证,顺利在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找到工作,每个月能拿到近6000元的工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年来,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情况、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市人社局发挥企业、民办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优势,将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结合,在全市择优选取了株洲市新希望焊接职业技术学校等5家就业扶贫爱心培训机构,为全市有培训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