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人民的美好生活堵在路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亚陵

    伍靖雯 易蓉

    “别让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被堵在一个涵洞里。”9至12月,株洲市的一次联合整治行动,全城关注。

    这次行动,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批示督导,副市长谭可敏牵头指挥,城管、公安、交警、芦淞区、荷塘区等各级各部门协同参与。

    整治规格如此之高,参与部门如此之多,是因为,这次整治的目标——一条长约20米、宽26.9米的合泰涵洞内,一个马路早市盘踞了24年!

    株洲日报社记者全程跟进,并在事后采访多个部门、各级领导以及联合执法队员,为广大读者还原整治全过程。

    幸福:不再被堵在一个涵洞里

    初冬的太阳升起来,芦淞市场群又迎来新的一天。

    这一天,是11月17日。清晨7时,市十三中老师郭遥像往常一样,乘坐T26路公交上车。经过市场群附近的合泰涵洞时,她惊呆了:那个存在了24年的“马路早市”蒸发了,横陈竖放在人行道以及半幅路面上的摊担不见了,公交车毫无阻滞很顺畅地通过了。

    “以前,这里堵个20分钟是家常便饭,为了赶时间上班,我曾连续3天,在涵洞主动下公交,步行去上班。”郭遥说。

    “真的通了吗?”这一天,喜悦的气氛洋溢整个市场群。

    银谷童装城的经营户陈庆家住合泰大街附近,清晨4点50分起床,给孩子做好早饭,就一溜小跑,要赶在市场要求的6点开市时间之前赶到。

    这一天的合泰涵洞成了“通天大道”,两侧人行道依旧人潮如虹,但马路早市没了,井然有序来了,再也不用在摊担中七弯八拐争道了。“涵洞通了,物流人流畅了,生意该会好起来。”陈庆脸上笑成一朵花。

    历史:取缔马路早市容易吗?它存在了24年

    疏通一个涵洞很容易吗?可涵洞里的这个马路早市,曾经存在了24年。

    芦淞市场管理局有些年岁的干部回忆,1993年,芦淞市场群还方兴未艾,南来北往的商贾纷纷落户,赚了钱的,就进市场租门面;亏了钱或资本金少的,就在市场外围的铁西路、合泰涵洞附近自由摆摊。

    马路早市的格局从此形成。作为大货进出市场群的必经之路,合泰涵洞的交通问题也逐渐凸显。后来,有关部门将涵洞由一眼拓宽至三眼,8米宽拓展至26.9米,以期疏堵。可事与愿违,“不要租金,稳赚” 的马路早市也扩张至三眼涵洞之内,占道经营者达800户之多。

    治安压力逐年加剧。市公安局综合管理支队支队长王卫国介绍,调查发现,从早市初期开始,就有欺行霸市、占地收租等非法问题存在。

    就取缔这一马路早市事宜,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年来提的建议、交的提案,都可以汇编成书了,整治也喊了好多年好多次,可由于各种原因雷声大雨点小,久久无功。

    “涵洞系芦淞、荷塘两区共管之处,而且,取缔工作牵涉到城管、公安、交警等多个部门,协调的难度不小。”芦淞区一名人大代表介绍。

    堵塞多年依旧,而且越发严重,治安问题频发。合泰涵洞的马路早市,成了株洲24年见怪不怪的怪现状。

    态度:一份报告摆上市委书记案头,一个联合整治工作组迅速成立

    终于,今年9月初,一份关于合泰涵洞马路早市的民情报告,摆上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的案头。

    毛腾飞当即批示,维护市场环境,不让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堵在路上,从速解决问题。

    毛腾飞点将副市长谭可敏牵头挂帅,市城管委办公室作为联合整治工作组的协调单位。9月5日,谭可敏组织召开联合整治工作组第一次工作会议,要求城管、公安、交警、信访、综治等多部门以及芦淞区、荷塘区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对症下药,把这个堵了24年的“肠梗堵”彻底搬走。

    “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随后的一个月内,作为牵头协调单位,市城管委办公室5次主持召开调度会或现场办公会,找出整治工作难点要点清单,逐一落实责任主体并一一解决。

    同样是在一个月内,芦淞区、荷塘区先后召开大小会议30余次,就取缔马路早市做细致入微的具体工作方案。

    值巡:城管20多天出动3000余人次,公安、交警同步联合执法

    谋定而后动。

    10月29日,实质性的整治行动开始。

    这天凌晨3时,荷塘、芦淞数百名城管队员披衣而起,开赴合泰涵洞,作早市值巡以及700多名早市经营户的劝导,公安、交警部门同步出动警力,登记经营户情况,清理占道经营者。

    “要以搞征拆的精神,拿下合泰涵洞早市。”荷塘区提出城管队员包户策略,定人定岗做好安抚劝导,只要涉及取缔工作调度部署,副区长刘必林从来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城管队员轮班值巡,芦淞区城管大队长董凯雄天天都在凌晨3点前到场,一是鼓舞士气,二是督导督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