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攻坚阵地上高扬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支国 邹家虎 通讯员 杨龙

    如果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是一场必胜的攻坚战,那么这里就是最稳定的补给线、最可靠的大后方;

    如果攻坚中需要每个人冲锋在前,那么这里的每名党员干部都是一面旗帜,鲜红的党旗在攻坚阵地上高扬。

    肩负着为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筹措资金与开发建设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的历史重任,面对融资渠道收窄、招商竞争激烈等特殊困难,市清水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党建统领各项工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单:公司成立不到一年,资产规模跨越100亿元大关;完成筹资57.43亿元,为全年目标的106%;完成投资52.95亿元,为全年目标的108%。

    “今年,是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搬迁关停的关键之年,新城开发的起步之年,我们坚持抓党建促攻坚,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同步研究、同步推进,实现了工作的良好开局。”市清水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元政说。

    从“一无所有”到完成筹资57.43亿元

    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140多家企业的土地收储、搬迁以及棚户区改造等一切相关费用,全部由市清水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筹措支出,市里今年下达的筹资任务是54亿元。

    而此时,该公司却还没有任何收益及现金流、没有信用评级、没有抵押物,被大家戏称为“三无公司”,筹资压力可想而知。“不讲困难,敢于担当,变压力为动力,确保完成任务。”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红云斩钉截铁地表示。

    党员干部,在攻坚中主动担当、彰显作为。公司临时党支部书记、财务资产部部长周莉率领团队进行一系列的市场化资本运作——通过股权性融资,获得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15亿元信贷基金支持,这是在财政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87号文”下发后,“交银国际”在国内的首单股权类基金;通过母公司城发集团信用担保,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对株洲平台公司的第一笔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通过融资租赁,将片区地下管网进行项目策划,成功融资3.75亿元……回过头看,每一项融资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艰苦的磋商谈判,比如与“交银国际”合作,从今年2月份开始洽谈,直到11月才成功,前后几经反复。

    截至目前,公司完成筹资57.43亿元,为全年目标的106%,而融资成本比上级部门规定的标准还低一个百分点。“只要企业搬迁签约,我们资金在三天内支付到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搬迁进程。”周莉说。

    对重金属土壤“扎针灸”般治理

    清水塘老工业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污染积淀深,治理范围大,污染物成分不一,治理点零碎分散,施工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多种问题交织,治理工作更显特殊和艰难。

    越是困难越向前,这是共产党员的本性。公司规划建设部部长唐维与伙伴们敢啃“硬骨头”。清水塘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项目,是国务院推行的新型治理模式,治理污染的土壤面积超过550亩,治理土壤总量超过11万立方米。因前期工作较为滞后,实际工期不足120天。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倒排工期、细化责任,牺牲周末时间,现场检测土壤,优化施工工艺,精细指挥操作,最终确保项目按期完工、顺利通过验收。

    下转A2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