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货运版“滴滴出行”上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龙栋

    “挺方便的,可以抢货,就跟滴滴一样。”货车司机何师傅如是评价神洲货的,这是一款他刚用不久的同城货运APP。

    合泰路,株洲批发零售服饰的集散地,一处不起眼的物流仓库外墙上挂着4个竖排的大字“神洲物流”,便是神洲货的出品方。

    覆盖株洲、怀化及武汉、重庆等地

    “这是一款同城物流平台APP,相当于货运版的‘滴滴出行’。”神洲物流总经理李波打开APP边演示边说,神洲货的APP有效整合了社会货运资源,解决了发货方和货车司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双11”期间,神洲货的订单量同比增加258.5%,订单流水增加210.1%,注册司机数量增长301.9%。李波介绍起这款APP近一月的运营数据,颇有些得意。

    据悉,该平台是株洲第一家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端货运平台,主要覆盖株洲、怀化及武汉、重庆等地,株洲地区每天接单量在300单左右。

    下一个目标把神洲货的推向全国

    神洲物流原是一家传统的物流企业,用了近10年时间,发展到18个直属网点、1000多个联动合作网点、100多条物流专线、近20万家客户。

    2013年,微信还刚火起来,滴滴打车正在北方一些城市攻城掠地,李波就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发展潜力,着手打造货运版“滴滴”了。

    3年时间投资近千万,效果却不尽如人意。2016年初,李波高薪请来有着华为工作背景的麻恩华,在一年之内先后推出了神洲货的IOS版、安卓版,还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中小物流商的标准化物流配送服务软件。

    有技术,还得会运营。神洲货的大踏步布局,株洲合泰地区的众多物流商户都用上了麻恩华开发的这款物流配送服务软件,也成为了神洲货的最早一批种子用户。“把神洲货的推向全国。”就是神洲货的下一个目标。

    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事物流行业多年,李波深知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难解决,解决的办法往往效率低下,比方说通过转运的方式,这就造成小商户聚集的合泰地区经常人车拥堵。这是他大笔投入人力、资金开发“货的”平台的初心。

    没有“货的”之前,货车只能在商家等着,不等的话货可能就被别人发走了;商家也没得选择,谁的车靠得近用谁,但安全可靠性没有把握。

    怀化莫先生是做零单物流的,之前送货都是自己公司的人,人力成本大,还难管理。他介绍,用了“货的”之后,只要发布需求,司机上门接货送到指定地点,送到后他再通过客户反馈给予司机相应的评价。

    “平台好,也推荐了几个朋友下载。”何先生说,他以开小货车为生,以前在响石广场建材市场蹲点接货,有客户打电话就接,每天业务不稳定。9月份的时候,他抱着试试的心态下载了神洲货的。没想到,第一天就接了2个搬家的业务,一趟60元加装货40元,一天就通过平台赚取了200元。后来每天都能抢到2-3单货,这个月订单都多得送不过来。

    记者手记

    行业痛点就是创新点

    像滴滴出行改变了出租车行业一样,神洲货的也在变革着货运物流行业。

    一般人认为,类似这样的货运平台更多地是在互联网技术更为发达、人才更为集中、市场更为广大的城市萌芽和成长,比如“货拉拉”诞生于香港、“58速运”是58同城旗下APP、“蓝犀牛”货运是百度旗下APP。

    而神洲货的是在我市一家传统物流企业内部孵化,并脱壳而出,成为区域货运市场的一匹黑马,不仅弥补了我市在移动互联网端物流平台的空白,也在宣示传统企业也能成为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主体。

    “我最懂物流,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行业痛点,就选择突破这一点,让物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如李波所说,企业要激发创新思维,以解决行业痛点为着力点推动企业创新。这对诸多创新困难的传统企业,无疑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