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监管的“结” 加大帮扶的“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

    □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通讯员 陈春姿 荣思情

    产业谋求发展,就千方百计想办法;企业需要服务,就全力以赴来提供。市食药监局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为我市医疗器械企业谋福利、促发展。

    细细金属线,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好的、好的,您的订单我们一定会加快处理。争取今天下午就发货。”11月27日,贺亦峰总经理在办公室已经连续接了好几个订单催货电话。

    2006年,贺亦峰创立了株洲市瑞邦医疗器材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过去,结石患者要依赖外科手术取石,费时费力,患者还要忍受痛苦。而近几年流行的微创手术,时间快、效果好,但设备和耗材都要依赖外国公司进口。”贺亦峰说,核心技术被别人掌握,在市场上就没有话语权。

    他从办公室拿出一个类似“搅蛋机”模样的器材向记者展示,让记者猜猜这是干什么用的。

    “前面有根长长的金属丝,一定是处理外伤缝合所用。”

    “哈哈,很多人第一次都这样认为,其实它是用来取结石的。”

    贺亦峰告诉记者,该器械学名叫做一次性使用输尿管软镜取石套件。他自豪地拿起这根“长棍”,推了下后端的滑索,只见前端的金属丝伸展成了一个网兜。“这就是玄机所在,通过在结石患者尿道建立手术通道,经过前期的激光碎石,用它来取出如芝麻大的结石颗粒,真正做到了无创无痛取石。”

    “可别小看这细细的金属线,它是采用特殊镍钛合金制成,最薄处仅有0.8(直径)毫米。制造工艺一直以来都是被美国公司垄断。”贺亦峰介绍,能够生产该器械的厂家在国内屈指可数。“过去单个售价要7000多元,如今我们把它的售价压低至4000元,填补了国内空白。”

    开辟绿色通道,让企业搭上发展快车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省、市食药监局的大力帮扶。”贺亦峰说,2008年至2014年,公司经历了场地有限、资金不足、专业人员紧缺的困境,一度让他们萌生退意,这样的“拳头产品”差点被扼杀。

    2014年,市食药监局得知企业有如此好的项目,按照“提前办、主动办、灵活办”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办理、缩短时效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运行机制。确保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平均缩短审批时间1/3,保证项目不受截留。

    如何服务、怎样服务?市食药监局带着问题,走进企业“兜”意见。2017年,市食药监局依托医疗药品行业协会,从专家库中抽调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等领域专家12人,为有需求的24家企业“问诊把脉”,指导45家企业开展法制学习活动。

    “以前药品生产审批时,监管强制性的成分更多些。监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把关,有时候一个冷冰冰的‘不通过’让我们企业多少有些不理解。对于监管人员的检查我们也心存抵触情绪。”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应该多用‘无形的手’助推项目推进,变‘管’为‘帮’,指导企业如何尽快达标。”市食药监局医疗器械科科长周卫民说,企业的声音就是确定工作思路的最佳指导。监管执法部门就应该放下身子,深入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目前,市食药监局已帮助辖区内3家生产企业顺利搬迁地址,2家企业顺利通过省局品种注册现场核查。帮助3家生产企业的1个重点项目、1个推广产品、4个重点培训产品入编湖南省医疗器械“十三五”发展规划。

    看着12000平米新厂房正在加班加点地装修,贺亦峰充满信心:“2008年,公司只有区区20万订单,有了监管部门的一系列帮扶‘大礼包’,明年公司破亿没问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