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黎婕妤
株洲日报讯 通过3个直径1.5厘米的小孔,利用专用摄像镜头和器械,代替传统的开胸手术,实施心脏外科手术。11月16日,记者从北大医疗株洲恺德心血管医院了解到,该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成为我省独立开展的首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
今年上半年,31岁的刘女士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缺损大小为2厘米,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都需要锯开胸骨,这太恐怖了,想想就痛,我不敢做开胸手术。” 刘女士跑遍了全省的大小医院后,辗转来到了北大医疗株洲恺德心血管医院。
7月13日,该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第一主任曾祥军为刘女士进行了相关检查,在其身体达到手术指征后,为其进行了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我们通过屏幕显示,就可为患者迅速‘补心’,且术中患者出血极少,手术只要3个小时。”曾祥军介绍。
据了解,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也是目前心脏外科发展的最前沿技术,不仅可免去患者开胸锯骨的痛苦,还可保留其胸骨的完整性。一般来讲,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下床活动,第二天可转出监护病房,术后3天可拔除所有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