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让检徽熠熠生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 杨林英 郭秀峰

    文化聚力,打造特色检察文化。该院提炼出集检察职能和本土文化于一体的检察文化精髓,即“公正、缜密、精业、进取”八字院训、“利剑、璞玉、蜜蜂、白杨”四种精神、“日清月结、先做最重要的事、未雨绸缪、永远讲团结、持续改进”五种主要工作方法,“忠、实、清、公、优、勤”六字文化,成为全院干警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以干为先、以公为重、以廉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全院上下形成务实奋进、争先创优的良好精神风貌。

    学习明志,提升检察队伍精气神。该院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优秀青年干警”评选、“七一”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干警党性意识。开展入党宣誓、宪法日宣誓、学党章、“党员两学一做”知识抢答赛等活动,引导干警牢记使命誓言,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实施金剑讲坛交流学、技能培训专题学、企业走访体验学、微信平台互助学、特色活动比评学等“八层联学”工程。

    文明浇灌,塑造文明检察之师。2015年以来,该院共有干警61人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肖玲、全国“未检”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最美青年卫士”唐慧、全省反贪侦查业务标兵胡戴民、“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和株洲市道德模范钟建平等一批先进个人。

    规范履职,以忠诚服务工作大局

    渌江河是百万醴陵人民的母亲河。多年来,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渌江河道滥采乱挖现象屡禁不绝。今年6月,醴陵市检察院以守护绿水青山为己任,在醴陵政法委牵头下,与公安、水利执法部门一起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会商,引导侦查取证。次月,公安机关一举查获在渌江河道石亭段顶风挖砂的朱某等4人,极大地震慑了非法采砂行为,有力地保护了母亲河。

    规范履职,服务大局。该院自觉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在办案中努力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在株洲地区率先成立“两法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在醴陵市委政府的忠实支持下,分两批将环保、烟草等20家行政执法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建立“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依法行政,防止有案不立、有案不送、以罚代刑等现象发生。目前,已督促相关执法单位依法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危害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犯罪案件12件20人,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16件案件,依法起诉食品药品、环境治理领域犯罪案件21件35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院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惠农、涉农涉林专项资金发放、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累计查办涉及民生职务犯罪案件6件16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共计300余万元,办理刑事犯罪案件数量均居株洲十家基层检察院之首,执法质量考核连续多年被上级院评为优秀。

    开拓创新,以真诚守护司法公信

    醴陵市检察院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求索的湖湘精神为引领,积极探求检察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三三”未检工作模式、独具特色的检务公开、五“S”信访接待法享誉三湘。

    作为全省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试点单位,该院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共引入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矛盾化解65件,代理案件7件,均息诉息访。省高检院检察长游劝荣对醴陵检察院的经验做法专门作出批示,并被《法制日报》称赞为“接地气的醴陵模式”。

    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该院深入开展执法过程公开,采取检务评议、检务见证、检务听证等11种检务公开形式,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社会基层组织代表参与检察执法过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该院积极探索“捕、诉、监、防”一体化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模式,贯彻“教育、挽救、感化”工作方针,成功跟踪帮教38人走上工作岗位,23人重返校园,无一人重新犯罪,该院未检科被评为全国“未检”工作先进集体。

    情系民生,以热诚传递司法温暖

    走出院门听民意,服务企业促发展,助学帮困解民忧。在执法办案的同时,醴陵检察院积极服务民生,提升文明创建形象,让检徽闪耀民生温度。

    今年初,该院出台《检察官“五进”活动实施方案》,班子成员分期分批带领干警深入农村、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现场宣讲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收集建议和意见200余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6个。该院还加强与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检企对接”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司法诉求问题10个。运用“除虫护花”机制,对5件涉企案件全面进行影响评估,避免办案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企业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上千次。

    2015年来,该院连续3年在沩山镇开展“金秋助学”行动,牵头组织4个党建帮扶单位,为100余名大学生落实助学资金30余万元。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51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资金20余万元。

    上接A1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