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交通秩序,莫只盯着汽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1月中旬以来,我市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打出“组合拳”,电子警察在城区100个主要路口全面覆盖、24小时抓拍近20种交通违法行为。市政府常务会议也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研究,要求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11月24日《株洲日报》)。

    随着家用汽车的迅速发展,汽车成了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的重点。升级后的电子警察抓拍范围,从路口开始100米内都能有效抓拍,新科技、新手段让任何一辆违法汽车都无法遁形。压白实线、车辆不礼让行人等以前处罚较少的违法行为也成为整治重点,这将打破汽车驾驶员的侥幸心理,有助于他们提升法律意识,践行“出行有礼、行车有德、停车有序”的良好社会出行礼仪,促进文明交通。

    然而,整治交通秩序,不能只盯着汽车。同样是机动车,四轮以及多轮汽车就容易成为电子警察抓拍对象,二轮、三轮摩托车却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成为整治的漏网之鱼,其任性行车行为给汽车、行人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电动车以及行人等交通参与主体,也往往成为交通执法的薄弱环节,“中国式过马路”随处可见却无可奈何,摩托车、电动车逆行闯红灯成常态,交通乱象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有鉴于此,整治交通秩序,除了电子警察抓拍,交通管理部门还应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将所有交通参与主体全部纳入整治范围,一视同仁从严管理,不给所谓的“交通弱势”者以违法借口和逃避处罚机会。

    法律面前,应当车车平等、人人平等。株洲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再上新台阶,执法部门既要执法有力度,还要精准发力,注重抓好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只有执法全面到位,各种交通参与主体守法配合,道路安全、平安株洲才有坚实基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