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年底基本完成饮用水源地整治
根据奖补政策,对目前未建成、以前年度未给予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且能够在2017年11月底前完成建设的园区,本次按工业污水日处理规模2000万元/万吨的标准给予投资补助。
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入驻湖南期间,指出我市各省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云龙示范区、荷塘区金山工业园和芦淞区董家塅工业园等园区均未建成园区污水处理厂,其中金山和董家塅工业园存在工业废水直排现象。河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枫溪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进展缓慢。
记者从市湘江办了解到,近期我市加快了工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其中河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能确保12月底前完工并投入运行。另外,枫溪污水处理厂厂区土建部分已完成,工艺管网安装已完成,年底将实现通水试运行。炎陵县工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完工,有望获得资金补助。
□ 株洲日报记者 胡乐 通讯员 张小季
为保护湘江“母亲河”,湖南省政府下发了《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财政奖补方案(2017-2018年)》的通知,省财政部门将在2017年至2018年安排17.1亿元奖补资金,引导和激励湘江流域范围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等8市,重点开展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治理以及重点问题水体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等6个方面的工作。
11月21日,记者从市湘江办了解到,目前我市在湘江治理多方面已取得成效,畜禽粪污治理、湿地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炎陵)、清水塘重金属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等项目有望分得“大红包”。
根据奖补政策,湘江流域范围市、县完成省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每个饮用水水源地奖励50万元/年,连续奖励2年。同时,2017年前,设区的市完成规范化建设且通过验收的;2018年前,县级城市完成规范化建设且通过验收的,每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给予一次性达标奖补100万元。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经过一系列排查,我市城区段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问题有7类,包括在保护区内存在中铁株洲桥梁有限公司废弃的构筑物、餐饮店等违规建设项目;保护区内仍有污水排口;存在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等。
目前,市环保局已制订《株洲市一、二、三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方案将于本月底前报株洲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发布实施。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城区段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
B.提前完成畜禽粪污治理
目前,全市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355个,其中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1088个。此前,通过我市相关部门的全面核查落实,我市有271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有环保违规现象存在。
根据奖补政策,湘江流域范围市、县市区完成省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的,每个生猪调出大县奖励150万元/年,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100万元/年。与环保企业合作实施第三方治理,以种养结合、有机肥加工以及沼气发电等方式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整县推进的,每个县增加奖补100万元。
“以前是建化尸池来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在以工厂化处理为标志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已在我市全面展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按照奖励政策,醴陵市、攸县等生猪调出大县将获得150万元的奖励,而醴陵市已和环保企业合作实施第三方治理,将额外获得增加奖补100万元。
根据方案规划,到2018年,我市要实现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完成率达95%以上,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目前为82%)、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不过,记者从市湘江办了解到,原定于2018年的畜禽污染治理任务,株洲目前已提前全部完成。
D.天鹅湖、翠塘、西湖黑臭水体治理年底完成
相关重点问题水体被列入国家不达标水体、黑臭水体考核名单,按照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国家考核要求,以及环保部和省人民政府签订的责任书,上述重点问题水体必须于2020底前完成达标治理。能如期达标的,按水体面积分档给予水质目标基础奖补。0.5平方公里以下的,奖补50万元;0.5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的,奖补100万元;1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的,奖补150万元,以此类推,单个项目基础奖补资金不超过500万元。此外还有改善奖、提前奖等。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株洲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总体形势较好,天鹅湖防渗截污、枫溪污水处理厂建设、建宁港和翠塘黑臭水体整治,均列入2017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其中,天鹅湖、翠塘、西湖黑臭水体治理将于今年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