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见习记者 谢伟 通讯员 罗颖
株洲日报讯 日前,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邬春发因患双侧股骨头坏死做了髋关节人工置换手术,告别了拐杖,实现独立行走。该手术总共花了6万余元住院治疗费用,根据县里健康扶贫政策,邬春发属于一次性可治愈贫困户,自己仅出了3800元,其余都报销了。
炎陵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3191人,约占总贫困人口的14%。去年以来,该县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将因病致贫、返贫的群众分成了不可逆转、一次性可治愈、慢性病需长期管理3大类,采取“分类救治法”,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炎陵县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医联体”,破解贫困户看病就医难题,共享高质量医疗服务。市中心医院与炎陵县人民政府开展医疗合作,将该县定为医疗帮扶点。专门派驻医疗专家、教授驻该县人民医院,开展教学查房、治疗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支持该县医疗卫生机构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如肝胆外科、妇产科、普外、骨科及消化内科等,加快提高学科水平。
该县按照“一对一”师徒模式进行“传、帮、带”,县级公立医院带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带村卫生室,一级带一级,开展医疗技术指导,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组建全科医生团队,与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实行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位的综合性服务,提高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为解决重大疾病患者“治病难”、“因病返贫”问题,炎陵县对于建档立卡、参加新农合的贫困户,实行大病保险制度,并降低起付线50%。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相衔接,该县实施大病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兜底保障。同时,该县还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增加意外伤害保险保障、自然灾害保险保障等,赔付额度最高可达5万元。
今年,该县下发了《特殊医疗救助扶贫实施办法》,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其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扶贫特惠保”医疗保险支付后仍有极大困难的贫困对象进行特殊医疗救助。目前,炎陵县完善的医疗保障救助体系,织密筑牢民生防线,大大减轻了农村患大病群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