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峰
建议株洲下功夫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打造各领域的“小巨人”“单打冠军”“航空母舰”。
一、发扬光大湖湘文化精神。鼓励民营企业敢为人先,开物成务,坚韧不拔。既要“扎硬寨、打硬仗”,又要开拓创新,出奇制胜。特别要强化研发意识、产品意识、品牌意识、商标意识、专利意识,不断发展壮大。
二、培育“湘”字号企业家。不折不扣细化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关于发挥企业家作用文件的精神,推动政策落地,坚定企业家信心,稳定企业家预期。擦亮一批“湘商”品牌,壮大一批“湘”字号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热情,加快造就一支优秀的“湘”字号企业家队伍,让企业家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
三、优化五大环境。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软硬环境,特别是法治、市场、政务、要素、舆论五大环境。全面落实刚出台的“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文件内容,摈弃“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阻碍,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市“马办”)
筑牢城市基层党建基础
李 白
建议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加强社区互联互动,筑牢城市基层党建基础。
一、“加减”同步,强化基层力量。“加法”是指优化社区内的资源配置,为社区党组织履行主责主业提供保障。“减法”就是尽量减少不属于社区治理和社区党建的各项行政性工作,使社区工作人员,尤其是党组织工作人员,有精力投入到社区治理和社区党建的主责主业上。
二、“上下”并举,扩大联动覆盖。“上升”,即把基层党建社区联动体系构建的统筹和责任主体定位上升到街道党工委,甚至是区县党委,构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组织管理体系,拓展基层党建社区联动覆盖范围的广度。“下沉”,即将联动主体向更基层延伸,鼓励和要求以住宅小区、居民楼栋、物业公司、“两新”组织等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联系管理党员。
三、“制智”共进,加强联动保障。建立基层党建社区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社区范围内各党组织召开协调会和碰头会。搭建上下贯通、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党建QQ群、微信群等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党建”等。
四、“出入”齐管,加强联动管理。进一步强化流出党员的排查与登记,鼓励和要求流出党员到流入地的党组织报到,参与流入地党组织生活。在流入党员管理上,加强与社区内各企业、用人单位的联动,鼓励和支持流入党员就近参加社区组织,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作者单位: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建议将品牌建设提升至市级战略层面,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纵深推进,为振兴实体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注入强劲动力。
将实施城市品牌提升工程列入振兴实体经济重要内容,明确专门部门重点推进。以先进制造业品牌为引领,树立全球品牌、全域品牌、全过程品牌的“三全理念”,强化全产业链品牌、全创新链品牌、全价值链品牌“三全集成”,全方位、一体化策划株洲优势产业品牌集成,助推优势企业“走出去”。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企业家领军作用,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打造具有株洲地理标志特色的千亿产业品牌、百亿企业品牌。围绕动力产业,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动力谷品牌。挖掘、开发原产地、地理标志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强城市品牌宣传推广,将城市品牌宣传推广作为提升城市影响力的主要抓手,从城市定位、城市设计、城市精神、城市地标等方面,建立完善唯一、排他的城市形象识别体系。通过承办大型国际国内活动,参与国内外各类评选等活动,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