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株企上市公司 加入理财大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记者 廖喜张

    企业的暂时闲置资金,如何进行有限管理,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除了继续投资主业,增强企业实力外,很多株企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理财领域。记者梳理发现,在7家株企A股上市公司中,有6家企业相继发布公告,投入募集或自有暂时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理财总规模超过20亿元。

    株企上市公司青睐购买理财产品

    “现金流就是生命”,这是市场的铁律。但部分企业可能存在部分暂时用不上的资金,暂时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资金闲置是资源上的浪费,也增加了资金的占用成本。如何将这笔资金进行有效利用,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收益?

    很多株企迈出了理财步伐。10月30日,飞鹿股份发布公告,将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在确保不影响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理财产品。使用期限为12个月,到期后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这是第6家购买理财产品的株企上市公司。在此之前,已有5家株企上市公司加入了理财大军。

    如旗滨集团就曾于9月27日、28日,使用闲置自有资金6000万元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州长兴支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分行各购买了3000万元的理财产品。该公司自6月26日至9月28日期间,出手频频,短短三个月,累计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理财,择机择优购买理财产品3.1亿元,达8笔之多。

    天桥起重也于今年3月28日发布公告,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和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最高不超过3.1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理财产品。

    株企赚钱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证监会已放宽上市公司闲置募集资金使用范围,规定在保证安全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可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国债和银行理财。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共有超过85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约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认购理财产品的资金累计超过6171亿元,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资金规模均同比增长四成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表明主业缺乏好的投资项目。同时也可能由于投资主业项目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资金在短期内很容易出现部分闲置的情况。另外,企业在资本市场跨界定增、跨界并购的监管又比较严,“所以用理财来‘钱生钱’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涉足理财领域,也是株企赚钱能力不断增强的显现。前三季度,旗滨集团共实现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90.89%,每个月净利接近1亿。唐人神共实现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58.21%;飞鹿股份净利润1538.15万元,同比增长20.33%;天桥起重净利润7721.97万元,同比增长11.12%;千金药业净利润9758.36万元,同比增长48.17%。

    企业账户上有钱了,闲置资金自然增加,在继续加大主业投资外,理财自然就进入了企业的视线。

    理财产品期限较短,流动性要求好

    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实际回报率如何?

    以时代新材为例,该公司曾于2016 年 7 月 22 日以2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了广发银行株洲支行“薪加薪 16 号”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类型为保本浮动收益型,收益率为 3.40%/年,期限2个月,获得理财收益人民币共计111.78 万元。该公司还于当年分三次使用 5.5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共获得理财收益486.75 万元。

    “上市公司投资的理财产品一般期限较短,收益虽然不多,但也很可观,特别是对于大额闲置资金来说,短短一两个月内就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因此很受上市公司青睐。”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是上市公司纷纷跨入理财大军的重要原因,

    理论上投资风险较低,出现亏损的情况较少。但即便是如此,投资理财产品仍面临风险。旗滨集团就在风险提示时称,不排除该项投资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的风险,投资的实际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天桥起重也明确,投资品种为银行一年内保本型理财产品,不得涉及风险投资,“以更好实现公司资金的保值增值”。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