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社新媒体记者 陶金星
去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提高快件包装领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耗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该方案出台已过了一年,但记者发现,今年“双十一”网络狂欢过后,“绿色包装”踪影难觅,“海量”的快递包装垃圾,仍然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现状调查:快递过度包装较普遍
家住天元区的唐先生是位网购达人,昨天收到快递的时候,他直言自己都“震惊”了。唐先生买的是一款手机膜。记者看到,手机膜先用一层气泡膜和一个纸质信封包起来,再套着一个铁盒子,外面还有一个纸箱子,再配上快递公司的包装,而且,包装盒内还赠送了一本小册子和一张退换货说明卡片。“如此包装,是不是太浪费了?”唐先生说。
唐先生的同事赵小姐,对此也深有同感。这个“双十一”,她买了一款高档化妆品套装,“产品本身已经包装得十分考究,商家还用塑料泡沫纸及塑料防震薄膜等进行了填充,整个包装算下来竟有六七层。”赵小姐认为“这样不仅拆起来麻烦,也不环保。”
芦淞区的小严曾在长沙一家电商工作。据他介绍,不少消费者在网购时,首先关注的是商品的外包装,“商家之所以会对快递‘五花大绑’,主要怕运输过程中损坏,一旦商品出现破损,顾客很有可能会要求退货。”小严介绍,为了确保货物送到买家的手上时完好无缺,特别是易碎品,卖家常会多包几层。
专家呼吁:尽快为包装“瘦身”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钟云飞教授说:“严实包装的确可以减少商品在运输中的损坏,但海量的快递包装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会造成严重污染。”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回收的快递包装,主要以纸张为主,对于海绵、胶带、泡沫薄膜等一般无人回收。
事实上,现在不少国家都有专门针对包装的立法,例如英国法律就要求包装物在满足商品的卫生、安全以外,不得添加过多的包装。在我国,也有相关规定。根据国家邮政局颁布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要求,包裹封装应当综合考虑寄递物品的性质、状态、体积、重量、路程和运输方式等因素,选用适当的材料妥为包装。
钟云飞教授表示,未来,一方面应该为包装“瘦身”,提倡采用“绿色、环保”的包装,另一方面也希望市民朋友能提高利用率,尤其不要随手乱扔。如果市民能小心拆开纸盒等包装,这些包装盒在生活中还能有诸多用途,如存放杂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