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保护任务重压力大,非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不能胜任。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的传统,发挥了重要的凝心聚力作用,打造了一支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忠诚队伍。
以文化人,笃定目标。从2008年至今,连续实施“一五”和“二五”文化建设纲要,倡导“地和人和”文化理念,围绕“全员上进、全国先进”的组织愿景,将文化建设贯穿于工作、学习、生活全过程,形成理念融汇于制度、精神落实于行动、价值体现于共识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统一。领导班子空前团结,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全员上进创造了不少全国先进,文化建设“软实力”不断收获“硬效益”,《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曾作专门报道。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作为全市“模范学习型党组织”,株洲市国土资源局的学习氛围非常深厚。他们不断丰富学习培训载体,安排 “走出去”、“请进来”等一系列活动。干部职工特别认可“学习培训就是一种福利”的理念,全市国土系统300多人完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的素质提升班的学习;“业务工作讲坛”、“参训述学”等多种形式的内训有声有色,读书会等业余学习、分享、交流蔚然成风,人人争当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国土管理的高参良谋。
优化作风,锤炼队伍。“做好事不出事”是株洲国土人朴素的心态,在协力同心创造业绩的同时,他们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廉洁自律意识。市局所有二级机构配齐专兼职纪检员,定期摸排廉政风险点,强化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与检察院、法院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的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行政诉讼官司和信访案例的剖析分析,强化依法行政理念。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反“四风”,弛而不息肃政纪,株洲局连续多年没有发生一起干部职工违法案件。近年,作为全市典范,市国土资源局分别受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巡视组、“三严三实”联点省委常委的亲切慰问与检阅,受到高度肯定。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学习教育作为推进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的有力抓手,作为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有利契机,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学做结合,取得较好进展。
改革创新 绵绵春雨润心田
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坚持创新驱动,近年,市国土资源局积极推进国土资源制度、机制、技术和措施创新,推动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转变。
探索建立的“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矿权整合,地方支持;快速突破,多方共赢”为特点的“锡田找矿模式”在全国推广。攸县兰村矿区深部煤炭详查被评为中国地质学“2013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是全省唯一开展十轮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的地州,这些成果有力地保障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矿产复绿、煤炭企业关停整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村民建房地质灾害简易评估等工作的全力推进则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创新机制,删繁就简。出台全市系统《依法行政手册》,组织专门班子完善《依法行政手册》规范行政行为;将土地、矿产、测绘等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7项压缩至35项,下放到县(市)局4项审批事项,下放至分局13项审批事项;优化电子政务审批流程,整体压缩审批时限18%,实际审批时间为法定时限的54.5%。全面普及以“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为代表的电子政务系统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土地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创新并严格执行八统一文件,实行大计划调度。建立土地管理委员会制度,确保土地有序应市,强化土地宏观调控管理;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大力推行网上招拍挂,提高市场信息公开程度,强化监督。开展新增水田开发工作,开展“先建后补,以补促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试点,探索提高耕地质量新途径。
在全省率先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在线实时更新,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通过调用该平台数据,已为市城建档案馆等7家单位提供了在线地理信息服务,避免了重复自建信息系统、重复测绘,节约系统建设成本约2100万元,并提供免费地理信息数据,价值达9300余万元。目前,正协助市地税局搭建城镇土地使用税地理信息系统,预计将为我市增加税源上亿元。2015年8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驻湘主流媒体以及湖南日报、经视、卫视等省内20余家主流媒体集中采访报道了我市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启株洲现代化新征程的大道上,在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建设的征途上,在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里程中,永远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奋进在追赶超越的队列里,他们跋涉在全面小康的征途上,他们守土厚生、敢为人先,他们无欲坚守、无畏担当,他们无私奉献,披星戴月,他们披荆斩棘、披坚执锐。
他们就是国土资源人,他们用实际行动,把奉献与坚守烙在了湘水两岸。
在河沟畔,在工地上、在矿井下,在实验室里、在抢险一线,在茫茫原野中、在跋山涉水间,在热烈讨论的会议桌前、在服务大众的便民大厅……国土资源人在全市国土各条战线锐意进取,收获担当。
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始不遗余力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有机结合,依法行政,狠抓落实,严格管理,多项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国土资源制度、机制、技术和措施创新;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的传统,发挥了重要的凝心聚力作用,打造了一支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忠诚队伍。
守土厚生 敢为人先擎巨擘
创新国土篇
株洲日报记者 王芳
通讯员 陈岱
供图 株洲市国土资源局
近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目标任务要求,在转变思路、谋求发展上下功夫,在增速提效、搞好服务上求实效,迎难而上,不断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能力和水平,在保障发展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在保护资源中实现总体管控,在维护秩序中树立法治权威,在保障权益中彰显形象,为株洲国土系上了一条规范、科学的“法”字头绳。
多措并举,切实加强矿政管理。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全面铺开,已建成城市地质资料信息全文数据库、目录数据库;首创矿产资源开采联合井下检查、年度内无超深越界开采的共同认定和对无超深越界矿山企业的授牌;探索建立国土资源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对矿山企业、中介机构等各单位使用信用信息约束,提升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积极探索,全面落实基层管理责任。国土所是管理与服务的最前沿,是国土部门必须坚守的核心阵地。该局组建了48个中心所,落实人员编制,明确中心所长全部为副科实职,实现人、财、物、事全面垂直管理。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乡镇政府国土管理弱化甚至缺失的现实情况,2013年在炎陵县启动试点,探索建立健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级政府主体责任,为严格保护国土资源夯实重要的管理基础。
严格执法,维护资源开发和利用秩序。以“土地出让和耕地保护”专项审计为契机,排查、整改过去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构建国土资源综合防控体系。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严格执法监察,年均开展动态巡查约1900余次,对发现的违法用地用矿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结案率达90%以上。切实加大拆违控违工作力度,维护城市环境和维护公平的征拆补偿环境。市本级信访总量近年来逐年递减,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为办证群众减负,夯实不动产登记制度,株洲国土部门一直在行动。合理整合行政审批职能和事项,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工作模式,逐步推出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等服务举措;整合办公场所,逐步将目前河东、河西分开办公的现状整合到一个办公场所,充分发挥便民设施实效,优化不动产登记、办证的服务环境,实现“一个场所、一个窗口”办结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登记系统,健全管理制度,破解业务难题,妥善处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百姓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和遗留问题。
依法行政 辛勤耕耘硕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