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美编/王 玺 校对/马晴春

    1994年5月28日,我市第一张彩色对开报纸《株洲日报》第12958号(增刊)出版发行。

    2010年,在城区黄金地段投资设置巨型LED显示屏,进军媒体户外端领域。

    2000年6月1日,《株洲晚报》正式创刊。

    □ 文/ 袁毅明

    精彩纷呈的新世纪

    株洲日报社60周年发展回眸

    进入21世纪,文化体制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文化产业发展一浪高过一浪。株洲日报社顺应潮流,开拓创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步一跨越,一年一台阶——

    2000年6月1日,《株洲晚报》正式创刊。

    2004年,《株洲日报》“提质扩容”,由传统的4版扩大为8版。

    2007年,建立“株洲网”,首次将报纸全数字化进入互联网,当年IP流量超过10万,PV流量达到60万,点击量超过5000万;

    2014年,获准利用城区及社区800多个公共自行车站,建立全市公众信息发布平台。

    2014年,株洲日报社的移动客户端“i株洲”上线运行。当年承办株洲新闻网。

    2015年,株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理财中心成立。

    2016年,“株洲发布”开始运营,逐步打造了以“株洲发布”为龙头,多个公众号为支撑的微博微信矩阵。当年承办《新城市报》,媒体队伍不断扩大。

    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媒体格局展现在人们面前;一份份内容精美、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支年轻进取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代给株洲新闻事业的发展插上了改革、创新的双翼,给株洲报业提供了大整合、大发展的机遇。

    半个多世纪岁月更迭,一代代报人风雨兼程。今天的株洲日报社已成为拥有在岗员工500多人,报刊日均总发行量10多万份,年收入近1亿元的文化产业旗舰,形成了“以纸媒为基础,PC端、移动端为引领,户外端为延伸”的发展态势。先后荣获“中国地市报报业发展50强”、全国城市党报发展创新奖、中国报业广告年度创新奖、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湖南省宣传战线“四创四争”先进集体、湖南省“十佳报社”、湖南省一类报纸等荣誉。

    60年,风雷激荡一纸书。

    1957年10月1日,《株洲日报》的前身《株洲报》,从龙山塘4号的简陋房舍出发,穿越整整60个年头,来到今天这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栉风沐雨一甲子,春华秋实满枝头。从最初手刻油印的小报《株洲报》,到对开彩色印刷的大报;从一张报纸的单一发展,到今日三报两网多微的传媒“旗舰”,《株洲日报》60年的发展历程,饱含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呵护,凝聚了一代代报人的艰辛创造,蕴藏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深情厚爱。《株洲日报》60年的发展历程,是艰苦创业的60年,是开拓创新的60年,更是走向辉煌的60年。

    前 言

    改革开放的春风里

    进入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伴着湘江潮涌的激越澎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株洲日报社掀起改革大潮,吹响高歌猛进的进行曲。

    事业要发展,关键是人才。

    1980年12月20日至24日,《株洲日报》连续4天刊登“本报招聘新闻干部启事”,报社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在全省开了面向社会招聘记者的先河。广纳各方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成为株洲日报社60年不断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技术革新,不断刷新报纸的呈现形式,提升报纸的颜值。

    1989年5月1日,报纸激光排版和胶印印刷投产使用,印出第一张报纸。当年10月1日起,每天的《株洲日报》都使用电脑激光排版胶印,正式结束沿用33年的铅字排版、凸版印刷工艺。

    1994年5月28日,株洲市第一张彩色对开报纸《株洲日报》第12958号(增刊)出版发行,写下《株洲日报》出版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5年报纸由四开四版小报扩为对开八版大报。

    1999年12月9日,株洲日报社新闻采编网络系统开通试运行,成为除省会媒体外的全省第一家实现报纸采编电子化的报社。

    2001年6月20日起,《株洲日报》由黑白报纸正式改为彩色报纸。

    一路走来,一代代报人挥别了铅与火,告别了纸和笔,从“黑白世界”到“彩色华章”,从专业化到数字化……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把株洲日报的发展带入新的天地。

    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7年3月9日,刚刚组建一年的株洲市委向湖南省委呈递《关于创办〈株洲市报〉的报告》。省委认真研究后,同意株洲市委创办市委机关报。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和试刊,1957年10月1日,《株洲报》(市委原定名为《株洲市报》,创刊初期因条件不成熟,只能不定期出版,出版时又暂定名《株洲报》)正式创刊。

    创刊号上的《致读者——代发刊词》提出,“要把《株洲报》办成具有高度的党性、坚强的原则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真实性的报纸”,旗帜鲜明亮出了“政治家办报,为党和人民办报”的底色和底气。

    《株洲日报》,作为中共株洲市委机关报,从此踏上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的伟大征程,也从此踏上了与株洲这座城市日夜相伴的旅程。

    彼时,百废待兴,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株洲日报》也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新闻前辈们“吃的百家饭,睡的百家床,伞把上面晒衣裳”,为采访到生动鲜活的新闻,精耕细作,步履匆忙;印刷设备落后,工人们靠拣铅字排版,靠脚蹬手摇机器印报,为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尽快传递给人民群众,任劳任怨,斗志昂扬……

    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拓荒者们,怀揣着对党的新闻舆论事业最无私最赤诚的热爱,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奔跑在新闻的路上。

    岁月更替,风雨兼程,报社几经搬迁。最初在市委宣传部内办公,3个月后选定社址设龙山塘4号,1966年5月编辑部和印刷厂同时迁入建设南路的报社新址,1980年10月报社办公大楼又迁至新华西路。此后,新华西路的那幢办公楼一直沿用到1997年。1997年9月19日,株洲新闻大楼竣工,报社整体搬迁至现址天元区新闻路。

    四迁社址,每次搬迁都是株洲日报社发展的一次新的出发。

    奋力前行新长征

    当年湘江之畔的一叶小舟,如今已是传媒“航母”。曾经的油印小报,已成为传媒集群。“广告、印刷、发行”老三驾马车步履稳健,“户外、金融、租赁”新三驾马车疾驰而来。媒体融合的今天,我们推进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转型步伐。这一切,是跨越,是拓展,是党报自我加压,更是责任担当。

    60年来,回顾株洲日报社的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回答:这是一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写满责任和担当的报纸;这是一张记录变迁、推动进步,承载历史和现实的报纸;这是一张情系百姓、心系读者,饱含情怀和使命的报纸。

    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今天,我们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重新出发,这是时代的又一次催征。

    我们将肩负“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历史使命。

    我们将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践行移动优先战略,加强党媒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60年,不变的是责任,不变的是精神。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好株洲故事、传唱株洲好声音,激发起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株洲的强大力量。

    扎根神农福地这片沃土,我们定当为株洲改革发展续写新的精彩、再著新的时代华章!

    历任株洲日报社 社长、总编辑

    第一任 总编辑 王又民

    第二任 总编辑 余清源

    第三任 总编辑 赵启湘

    第四任 总编辑 骆锦辉

    第五任 总编辑 姚天元

    第六任 社长、总编辑 陈建泽

    第七任 社长、总编辑 黄诗燕

    第八任 社长、总编辑 文闻

    第九任 社长 赵先辉 总编辑 颜青春

    正式创刊 1957年10月1日,《株洲报》正式创刊,四开八版,定为周三刊。

    正式出日报 1957年12月20日,由周三刊《株洲报》改为周六刊《株洲日报》。

    启用郭沫若题写报头 1963年9月5日,正式启用郭沫若于8月题写的《株洲日报》报头。

    首次招聘编辑记者 1981年2月,报社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报名者280多人,取录10人。

    首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株洲日报》1987年10月30日,记者杨宏武采写的消息《平民百姓赢了政府机关》,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8年元月,株洲日报社正式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由市财政对报社实行差额补贴承包。

    编辑部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 1989年2月,编辑部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优化劳动组合。

    激光排版和胶印上马 1989年5月1日,报纸激光排版和胶印印刷投产使用,印出第一张报纸。

    自办发行成功 1991年1月1日,《株洲日报》正式开始自办发行。

    第一张彩报诞生 1994年5月28日,株洲市第一张彩色对开报纸《株洲日报》第12958号(增刊)正式出版发行。

    《株洲日报》扩为对开大报 从1995年1月1日起,《株洲日报》由4开小报扩为对开大报,正式跻身大报之林。

    株洲新闻大楼竣工 1997年9月19日,株洲新闻大楼和市宣传干部培训中心竣工,株洲日报社整体搬迁至天元区黄河北路新址办公。

    新闻采编网络系统开通 1999年12月9日,《株洲日报》新闻采编网络系统开通试运行,成为除省会媒体外的全省第一家报纸采编完全采用新闻采编网络系统的市州报社。

    《株洲晚报》创刊 2000年6月1日,子报《株洲晚报》正式创刊。

    荣获省首届“十佳”报社称号 2000年8月,经湖南省报业管理先进单位评审小组评选,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审定,决定授予株洲日报社等10家报社为湖南省首届“十佳”报社称号。以后又多次获得这一殊荣。

    《株洲日报》出版彩报 从2001年6月20日起,《株洲日报》由黑白报纸正式改为彩色报纸。

    “株洲网”正式开通 2007年11月9日,由株洲日报社主办的“株洲网”正式开通。

    开启印刷全彩报纸时代 2010年12月28日,株洲日报社斥资1000万元引进的直接制版系统正式投产运行,开启了株洲日报社印刷全彩报纸时代。

    推出《旗帜》特刊,单日出报100个版 2011年,株洲日报社为庆祝党代会召开和建市60周年推出《旗帜》特刊。《旗帜》特刊共100个版,单日出版报纸创株洲新闻史纪录。

    承办株洲新闻网 2014年1月,株洲新闻网正式交由株洲日报社主办。

    株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成立 2016年1月8日,株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是我市唯一具有官方资质的新型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承办“株洲发布”平台 2016年9月,“株洲发布”平台交由株洲日报社主办。

    《新城市报》转型为校园周刊 2016年10月,株洲日报社旗下《新城市报》转型为校园周刊。

    大事记

    (本版文/袁毅明 图/视觉视频部)

    株洲日报创刊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