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加德满都,中国杂交水稻丰收在望。 炎陵县农业局供图
□ 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株洲日报讯 “今年种了中国杂交水稻,亩产量有望增至460至600公斤,收成将会翻2倍。” 10月23日,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农民碧玛拉,高兴地对援尼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组长、炎陵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张孝辉说。
根据2015年4月中尼两国政府签署的换文规定,中国承担援助尼泊尔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去年2月,张孝辉接受国家“援尼泊尔第一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任务,带领其他4位高级农业专家,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奇特旺等多个地区挑选了数个水稻和玉米试种点。一年多的试验显示,中国杂交水稻和玉米表现优异。
尼泊尔是农业国家,水稻、玉米等是主要粮食作物。公开资料显示,尼全国75个县中有38个县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尼泊尔从印度等国进口大米数量的年均增速约为15%。如今,尼泊尔试种的中国杂交水稻品种产量远高于本地品种,若扩大种植面积,将为尼泊尔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据张孝辉介绍,过去一年多,援尼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已经完成了67个品种的试验,其中4个最优品种在尼试种面积已达144亩,明年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张孝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已有28个年头。2013年,经农业部选拔,他曾被派往埃塞俄比亚从事农业援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