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和陶瓷对话的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创作中的黄彪。 受访者供图

    □ 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通讯员 聂伟平

    【语录】

    做陶艺是个苦活,需要细心、耐心和对行业的热爱。我感觉陶瓷也是有语言的,沉下心来和它对话,一切喧嚣浮躁就会被涤荡得无影无踪。

    【素描】

    9月19日,湖南省“湘字号”传统技艺工匠竞赛湘瓷技能竞赛决赛在醴陵启幕。

    全省75名瓷艺高手同台角逐“湘字号”工艺大师。

    株洲代表队11号选手、来自三石斋瓷艺的黄彪,沉着冷静步入赛场。

    比赛分拉胚成型、陶瓷彩绘、陶瓷雕塑等环节,黄彪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那一刻心中只有作品,其余仿佛都消失了。”

    以湖湘文化作为背景创作,“山翁爱山”在黄彪手下呈现:高50多公分的瓷瓶,表现了韩愈“祝融峰”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的诗意。

    “以生动曲折的诗境来装饰陶瓷器物,画面构图严谨,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今年10月,大赛结果揭晓,黄彪的作品夺得第一名。

    黄彪的父亲是瓷城醴陵一名老公安,而他却喜欢上舞文弄墨,“或许是因为住老宅子,血脉里天然流淌着传统文化基因吧。”

    黄彪12岁考入“湖南瓷业总公司陶瓷绘画艺徒班”学习,1983年和四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群力瓷厂工作。几年后,他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学习,有幸得到陈扬龙、戴顺智、王大鹏等老师指导。

    黄彪在传承前人技法的同时,在色料、泥釉配制、绘制技巧等方面深入研究,技法不断完善。黄彪说:“我不知道我能做成怎样,但我知道每一点尝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沉下去,泥巴也能成就艺术。”

    黄彪将人物融入到釉下五彩的山水画中,以山水中的雅集、对弈、茶事等人物故事,暗示和表达现代人心仪的生活方式和情趣憧憬。与此同时,在笔墨选择、装饰技艺、风格呈现、情绪转换等方面,为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艺术赋予崭新的含义。

    黄彪希望有更多热爱陶瓷艺术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共同演绎陶瓷这门“土与火的艺术”的独有魅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