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 迈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田园与都市交互辉映,倾城绿色生态、美丽智慧并存……

    云龙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走进其中,呈现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画卷:以水为源,以绿为美,以文为魂,以人为本,一派城乡和谐融合、人民诗意栖居的迷人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边干边试,迅速找准发展定位,理顺工作关系,搭建创业平台,坚定不移推进开发建设,“两型”建设加速推进,发展势头良好。

    前进步伐坚定,成绩有目共睹:16平方公里区域开发建设全面铺开,龙母河生态景观和公共服务带建设正稳步推进,北部文旅商贸片区、中部智慧创新片区、南部职教科研片区已基本成型,商贸物流、文旅度假、大数据产业、智能制造、总部经济及商务、健康养生、金融商业、职教研发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齐头并进,“一带三区八组团”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人流,物流,资金流,风云际会;

    山好,水好,风光好,江山如画。

    顺天与应人之间,今天的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正彰显出翠绿的色彩;

    引领与奋起之际,今天的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正迸发出创新的力量!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72%):

    5.3

    9.2

    2016年:

    2012年:

    亿元

    亿元

    招商:

    2017年:

    鸟瞰云龙之水上乐园

    签约

    重大项目

    2016年:

    8 个

    签约

    重大项目

    5 个

    2

    从“一日游”变成“多日游”

    镜头

    【关键词】

    2012年,方特旅游度假区一期——方特欢乐世界就成功跨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作为云龙旅游的标杆,单日游客量最高达2.4万人,成为市区首个旅游集散地。

    2015年,云龙水上乐园开门迎客,投资2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日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接待量可达45万人次。

    2016年,总投资30亿元、占地约1000亩的方特梦幻王国开门迎客,坐木质过山车、观奇幻神话演出……云龙又新增一处绝佳旅游胜地。

    诺亚方舟儿童职业体验馆扬帆起航、云水方舟亲子体验馆对外开放;奥悦冰雪公园即将封顶,年底试营业,到时游客能够完美享受奥地利阿尔卑斯冰雪旅游文化和冰壶运动乐趣。

    方特东厢酒店、腾龙酒店等建成营业,云峰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获批湖南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北部文化旅游集聚区被列为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云龙旅游正从“一日游”变成“多日游”。

    见证

    一年四季好风景

    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迈进

    五年来,云龙紧扣“两型”主题,完善功能配套,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改善旅游环境,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洞株路等路网竣工通车,首条旅游公交专线开通;株洲市首个旅游集散中心在云龙假日欢乐广场挂牌,15家旅行社及60余家知名商家签约进驻;新增沙坡里旅游商品线上线下购物点……这些业态与旅游项目相互呼应,丰富了旅游体验。

    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云龙还在“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健康产业”等方面发力,加快形成旅游新业态。其中,华强创业基地投入运营,科技走进生活,提高了旅游产品附加值;擦亮“两型”招牌,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医疗科普等与健康产业相关的旅游产业。“旅游+”融合发展也有力带动就业,辖区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生产与服务的有近万人。

    春季“踏青赏花游”、夏季“激情玩水游”、秋季“亲子休闲游”、冬季“温泉养生游”四季旅游产品,美丽云龙一年四季都能吸引不同的游客。

    五年来,云龙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333.8 亿元

    合同引资

    120 亿元

    合同引资

    2 亿美元

    $

    $

    制图/赵强

    镜头

    “千人计划”王珠银携两项国际专利落户“云龙”

    3

    【关键词】

    工业实体经济从零起步向特色产业迈进

    鸟瞰云龙之职教城

    9月15日,“千人计划”专家王珠银担任首席技术官的湖南中晟全肽生化有限公司落户云龙示范区,该公司主要从事多肽药物筛选、研发、生产及销售。这意味着,云龙首个招商引智项目——“多肽库研发和生产基地”投产。

    王珠银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八批“千人计划”,其团队拥有两项国际专利,致力于以生物技术取代传统的化学合成的技术构建多肽库。

    据介绍,多肽库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6000万元,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平台的研发。根据计划,未来五年,将向全球药物研发和科研机构销售五肽全库100份,形成产值4亿元。还将组建国家级多肽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并成立多肽药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逐步形成集研发人才培养、产品开发、药物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多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镜头

    又有三所院校本月底达到基本入学条件

    1

    【关键词】

    职教:2017年基本建成职教科技园

    塔吊高耸,车辆穿梭,日前,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东部,市职工大学、市幼儿师范学校、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三所院校正加快建设,预计本月底,三所院校1标段所有建筑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实现完工,达到基本入学条件。

    三所院校总用地面积约941亩,总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市职工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将更加密切地对接地方优势产业,形成了对接产业、服务地方、影响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特色;市幼儿师范学校新校区将主打文化特色,打造“华夏魂”等山水实景,建设文化广场、中华礼仪馆、湖湘文化馆等场馆,同时着力打造智能讲台,建成全国独一无二的顶级智能化校园,办学规模将扩大到5000人以上;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致力于将新校区建设成一个设计现代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集数字化、人文化、生态化于一体的应用型大学校园,办学规模将扩大到13000人。

    市职工大学和市幼儿师范学校2标段基本完工。到今年底,市职教科技园可基本建成。

    见证

    打造云龙中部产业新城

    云龙曾被称为株洲的“西伯利亚”,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这里的建设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画起,对规划者和建设者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要在白纸上兴建一座新城,达到产业和居住的平衡,让这里真正诞生出可内生的城市发展动力。”蔡周良要求,立足“两型”示范区定位,因地制宜补齐产业短板。

    近年来,发展轨道交通、总部经济、大数据产业成为诸多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二者不仅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云龙的决策者深知,发展轨道交通、总部经济、大数据产业,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更能丰富“两型”社会建设内涵。

    付访华指出,作为“两型”新城,区域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特色鲜明和行政服务高效的五大特点,万千客商把关注的目光、发展的希望投向了这片热土。

    从顶层设计开始,示范区制定了《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株洲云龙示范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若干政策,为招商引资工作注入活力。

    同时,招商部门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专业招商小分队,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重点区域招商。并加强招商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加快项目履约落地。示范区监察部门全程介入,跟踪督查,按时间节点督办相关工作完成情况,并将督办结果纳入到年底绩效考核评优。

    五年来,辖区总部经济园一期全面建成,恒祥高科等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入驻;湖南移动数据中心启动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350.17亩,总投资超过40亿元,将为智慧城市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互联网各类客户提供专业的全方位服务,带动互联网及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打造湖南最大的数据中心,形成大数据产业园。

    尤其是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迈向两千亿的跨越中,云龙审时度势,全面铺开轨道交通城路网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田心大道、中车大道、卧龙路及云霞大道四条道路基本成型,轨道装备制造、研发及配套项目落地提速;龙母河生态城项目融资和前期工作已经启动,长株潭会展中心即将开建。

    乘着株洲经开区挂牌的东风,云龙加快了轨道装备制造、研发及配套项目落地,布局了产业新城PPP项目,规划面积约为15.4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分为基础设施工程和公共服务配套工程两大块,其中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道路建设工程、市政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和环境提升工程等,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包括中央公园、规划展馆、教育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总投资141亿元。,

    蔡周良表示,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入驻,着力打造世界轨道交通研发基地、湖南总部基地及信息核心区。

    见证

    五年输送合格毕业生4万多人

    这是一份用奉献和心血写就的答卷。职教科技园2009年开建,现已全面铺开4平方公里区域的开发建设,6所院校建成开学,4所在建,学生规模5万多人,5年累计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4万余人。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全国总工会技能比武基地等相继在此落户,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创业孵化园等配套项目已建成运营。

    这是一张用智慧和实干舒展的蓝图。2017年基本建成,逐步奠定了“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成为服务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正在迈向“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

    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省级示范基地、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园”项目……这片荣誉等身的热土,多次迎来国家、省市领导参观指导,为园区建设点赞。

    建设发展过程中,党工委书记蔡周良,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付访华等高度重视,多次深入职教园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难题。市教投集团与中国五矿集团成功实现战略合作,从而使建设资金得到了保证。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20亿元。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崇文路、明礼路等三纵六横主干线以及数学桥等四座桥梁已建成,崇德路、盘龙路延伸段也已基本完成。水、电、气、通信到位,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人才交流中心、智谷焊接培训中心、创业孵化园、零创空间、商业街、公交站点、自行车站点等配套项目已成功运营。

    通过示范区和职教园管理办的积极努力,园区逐步走上有序发展,园区资源共享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也已建立,公共实训中心、职教信息大数据库、同心大讲台,五个“一”工程(一张网,一张卡、一片云、一套库、一堂课)正在建设中。2016年,职教城派出所、香樟社区、疾病控制办公室、香樟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服务机构应运而生,2017年3月完成市职业教育协会(产教联盟)挂牌。

    方特梦幻王国游人如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