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筑城,加速融城 打造株洲发展新引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蔡周良

    付访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经济开发区、云龙示范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一谷三区”总任务,以“两型”示范为使命,以株洲“北联”融城战略为指引,坚持融城先发,加快开发建设,开创了云龙发展的新局面。未来几年,我们将瞄准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典范、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奋力打造株洲发展新的增长极,谱写云龙开发建设新篇章。

    建设框架全面拉开,一座生态新城渐成雏形。“奋力创新业、五年夯新城”,既是方向的指引,更是行动的号角。五年来,我们以拓荒牛的干劲和闯劲,大力抓建设促开发,在株洲市北部郊区托起一座生态新城。加快“五纵十横”主次干道路网建设,建成云龙大道、迎宾大道、华强路、云峰大道、云海大道等道路100多公里,打通与毗邻城区多条通道,区域道路加速成环成网,城市空间不断拓展,30余平方公里区域建设全面铺开。城铁大丰站建成运营,云龙加快融入长株潭一体化交通,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彰显,逐步从城市郊区迈向长株潭融城中心。华强方特两个主题公园、云龙水上乐园建成开园,成为株洲著名景点和地标建筑。职教科技园今年基本建成,成为10所院校汇聚的大学城,成功创建省“双创”示范基地。生态城、旅游城、科教城,逐步从规划图景变成一道道城市风景。坚持“两型”示范,跻身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成为湖南省强制推行绿色建筑试点区域。沿城市主次干道同步铺设电力、燃气、通讯、给排水等配套管网设施,水、气、弱电、雨污分离系统全部下地。开展绿荫行动,建成绿道100多公里。生态环保成为云龙最大的特色,也为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城抹上了最亮丽的底色。

    开发节奏全面提速,一批重大项目强势突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发的“第一菜单”,持续开展项目建设“三大攻坚战”,强力打出“项目攻坚年”、“企业帮扶年”、“招商引资年”等一系列组合拳,全区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建设越来越快,形成了“一带三区八组团”的产业布局,实现了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同频共振。五年来,累计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98个,建成重大项目42个。首个招商引智项目—多肽库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已经投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归国博士3人。龙母河生态新城、轨道交通城等百亿项目加快建设,大数据产业园、移动数据中心等项目全面启动,华夏幸福产业新城项目建设蓄势待发。与中国二十冶集团合作的60亿元基础路网PPP项目落地实施。华强方特、奥悦冰雪世界、云龙假日欢乐广场等一批文旅项目集聚发展,北部文化旅游集聚区被列为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云峰湖旅游度假区成为首批3个全省旅游度假区之一。总部经济园一期全面建成,恒祥高科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微软创新中心建成开放,创客中心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零创空间”入驻创新型企业60多家,形成“双创”浓厚氛围。同时,兴隆新材料、湘火炬火花塞等一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重大项目不仅带动了开发建设,也培育了发展动能。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3亿元,年均增长27.3%;公共财政总收入去年达到9.21亿元,五年翻了一番。

    民生福祉全面增强,一批惠民举措落到实处。把惠民利民作为最大追求,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针对“土地征收后,日子怎么过,怎么过好”的问题,探索“土地征收和村庄整治全程利益共享机制”的拆迁安置模式,实行坚持生活与生产同步安置、群众创业就业与集体经济发展同步推进,让“一次补偿”向“长期保障”转变,确保群众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业。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即征即保”,60岁以上按月领取养老金,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真正让群众感到社会保障更有力度,没有后顾之忧。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零收费”,为辖区中小学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签约引进长郡中学合作办学,完成云田学校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提质改造云田卫生院、龙头铺卫生院,建成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云田龙头铺两所敬老院,教育、卫生医疗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开展“大爱云龙、牵手暖心”帮扶活动,区全体工作人员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牵手帮扶249户困难家庭,为他们提供助学、助医、助残、助养、助房、助困等暖心帮扶,努力不让一名学生失学,不让一家无房可住,不让一人因病不能就医,不让一个家庭“零就业”,不让一户无致富门路,真正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增强获得感和认同感。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加快开发建设,共同谱写共建共享的和美乐章。

    管党治党全面从严,一股创业动力凝聚迸发。凝聚合力干事业,砥砺前行促发展。五年来,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凝聚了一股开拓创新、奋勇拼搏的云龙力量。坚持党建引领,以作风新气象、干部新状态推动开发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投入2000万元,规范化建设23个社区服务场所,选派22名机关党员干部赴社区担任专职副书记,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多次组织召开机关、镇街、社区、组等多层面干部参加的大会,提振了干部队伍的士气。开展争创“五个先锋”、“三个十佳”等系列活动,举办“云龙杯”篮球赛和“七一”表彰暨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晚会,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对照“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在项目一线历练干部、培养干部、使用干部,出台聘任制科级领导人员选聘和管理办法,探索不胜任现职干部职工调整办法,着力构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坚持从严要求强队伍,驰而不息改作风,正本清源反腐败,扎实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着力纠正不正之风。推行阳光征拆,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促进公开公平公正,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凝聚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全区呈现心齐气顺、干劲十足、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株洲经济开发区、株洲云龙示范区围绕建成“一谷三区”总任务,紧扣“北联融城”大战略,扭住项目建设这个总抓手,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带领全体干部群众共同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干出了云龙开发建设的新速度。

    着力优化顶层设计,项目集聚积蓄大动能。在科学研判区情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奋力创新业,五年夯新城”的工作主题,确立了“十三五”期间实现“1314”的战略目标,明晰了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发展的产业定位,构建了“一带三区八组团”的产业布局。围绕顶层设计,大力精准招商,优化布局项目,策划包装了基础设施路网PPP、龙母河生态新城、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云田旅游特色小镇等一大批产业项目;成功签约了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绿城理想小镇、云龙国际进口商品旅游小镇、生物医药多肽研发生产基地、中国移动湖南株洲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站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引进落户了株洲新奥燃气、新九方科技等一大批企业总部;建成了华强方特主题公园、职教科技园、云龙水上乐园等一大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发展动能日益强劲。北部文化旅游集聚区已初具规模,被列为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云峰湖旅游度假区成为首批3个全省旅游度假区之一;华强方特欢乐世界、云龙水上乐园分别成功创建国家4A、3A级景区,奥悦冰雪世界、云龙假日欢乐广场基本建成。中部总部信息集聚区正有序推进,总部经济园一期全面建成,恒祥高科等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入驻;湖南移动数据中心启动建设;轨道科技城路网建设全面铺开;龙母河生态城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南部职教创新集聚区已效益凸显,职教科技园10所院校基本建成开学,职教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微软创新中心建成开放,创客中心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零创空间”入驻无人机研发、3D打印等创新型企业52家;与中科院、中智集团、中能集团等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创建为省“双创”示范基地。产业项目的集聚发展为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的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强力推进要素攻坚,项目瓶颈实现大突破。把突破项目要素瓶颈作为项目建设第一保障来抓,全力打好项目建设“三大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赢得了广大投资业主和人民群众的信心和肯定。以“交净地、零问题”为标准,持续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共铺开征拆面积3.6万多亩,完成交地面积近3万亩。新开工安置房建设70多万平方米,竣工3425套52万平方米。其中,北部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项目仅1个月完成清表腾地1200亩,铁道职院不到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征拆,贯通市三所职院的智慧大道仅用15天就完成了征拆交地,不断刷新云龙征拆速度,强力扭转了征地拆迁推不动的被动局面。以“控新增、拆存量、促拆迁”为目标,全力打好治违拆违攻坚战。推行“镇巡区拆、部门联动、日报月考,重奖重罚”工作机制,组织拆违行动近千次,平均不到2天就组织1次拆违行动,共计拆除违法建设1163处,面积38.37万平方米,形成了强大震慑力,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全面遏制了违法建设日益猖獗的不良势头。以“零阻工、零干扰”为目标,深入开展建设环境集中整治,依法打击强揽工程等扰乱项目建设施工秩序的违法行为,着力查处幕后操纵阻工、违建和阻扰拆迁的人和事,共处置阻工事件364起,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31人,训诫1568人次。切实解决云峰湖新增人口补偿、明照水泥厂等棘手遗留问题30多个,有力整治了强揽工程、阻工得利的不良社会风气。特别是在2015年、2016年,面对近100多亿元的还本付息巨大压力和每年还需投入15亿元以上的建设资金需求,创新融资方式方法,沉着应对、主动作为,共融资到位近200亿元,并成功签约了60亿元的盘龙湖及基础路网PPP项目,转短期贷款为长期贷款,化高利息为低利息,成功置换了前期债务风险,实现了资金良性运转,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谋取了更为有利的时间空间。

    大力创新工作机制,项目成效得到大彰显。创新实施“七个一”、“问题销号”、“挂牌公示”等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企业帮扶年”、“招商引资年”活动,全面提速项目建设。五年来,原本新型产业极度匮乏的云龙大地上,绽放出了一朵朵光彩夺目的产业之花,其中:华强方特主题公园全面建成运营,旅游人数保持10%以上的增长势头,旅游门票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已成为中部地区休闲旅游的知名目的地。云龙水上乐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累计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目前已实现收入亿元以上,成为长株潭地区最好的消暑胜地。奥悦冰雪世界现已基本建成,明年年初即可投入运营,预计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冰雪主题公园。中国移动湖南数据中心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力带动全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信息产业核心区、集聚区。龙母河生态新城已全面启动前期工作,落实融资资金93亿元,将建成株洲国际会展中心、龙母河生态景观带、总部经济带,成为湖南环境最优、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总部基地。轨道交通城已全面铺开基础设施建设,5条主干道路基本成形,目前正在加快布局轨道研发、IGBT等项目,将建成为世界轨道交通研发基地。长郡株洲云龙实验学校将于12月份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18年秋季可实现第一期招生开学,全面建成后将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全阶段,为我市及周边提供最为优质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助推我市正式进入名校教育时代。云龙医院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第二大三甲综合医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将以株洲经开区正式挂牌为契机,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加快项目建设,加快产城融合,做大经济总量,力争到2020年,吸引产业投资160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660亿元,工业增加值160亿元,财税收入40亿元,吸引外商投资16亿美元,年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奋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株洲建设“一谷三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党工委书记 蔡周良

    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付访华

    导读

    B2 向着富强迈进 B3 向着新城高歌 B4 向着幸福进发

    策 划: 文毅 王罗群

    执 行: 刘毅 刘爱明 文石金 何勇

    设 计: 左骏 赵强 黄洞庭 黄娇

    校 对: 戴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