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千亿”梦 力造轨道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中车株机研究院(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工程实验室)

    株洲,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株洲田心,中国电力机车之都,中国动车组技术的发祥地,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地方,中国首个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龙头所在地。

    轨道交通作为我省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个产业,省、市下大决心要打造又一个湖南标志性产业。

    5年来,石峰区紧扣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个关键,以造城的方式,形成“一廊两带”的生态空间,“五园三中心”的产业布局,致力于将田心片区打造成“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示范区”和“国际一流的轨道科技之都、全国示范的低碳活力新城”。

    如今,石峰区正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城建设,引领着株洲轨道交通“千亿梦想”在“两条钢轨”上疾驰飞翔。

    1

    围绕一个核心 构建“梦之城”

    2016年11月26日,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在株洲召开。从中低速磁悬浮到超级高铁,从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到轨道交通EPC模式,各大话题让株洲的热度节节攀升。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株洲已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完整成熟的轨道交通产业链条。目前,全国60%、全球20%的电车机车产品在株洲生产。

    2015年,石峰区轨道交通产业经济总量就达到850亿元,引领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率全国之先于2016年突破千亿大关,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现在,石峰区轨道交通产业梯队已初步成型,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两大龙头企业营收规模达300亿元,中车电机、联诚集团快速向百亿级挺进。

    2010年,由省发改委批准,以田心高科园为核心区成立轨道交通城。如今修订完善的株洲轨道交通城规划蓝图夺目而出。 

    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这座“城”,从石峰区田心地区轨道交通城建成区起步,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深入推进“3234”道路畅通行动,建成20条道路;实施精准招商“9685工程”,不断完善轨道交通本地配套能力,延伸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企业培育行动,打造龙头企业,引进孵化培育轨道交通中小企业超过100家;开展创新孵化行动,吸引聚集一大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一批高成长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实施环境提升行动,完善园区配套,努力打造配套齐全、山水相亲、宜居宜业的世界一流轨道交通城。

    “建好一座城、打造三中心、实现两千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做强轨道交通产业优势,石峰区踏出了坚定的步伐。

    【亮点点击】

    3

    2015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依靠科技创新带来了中国的很多第一。

    创新,必然离不开人才。现在,石峰区轨道交通行业拥有一支“梦之队”,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中车首席技术专家21人。

    在此基础上,石峰区集中精力建设好株洲轨道智谷园区,力争在今年底完成园区二期共25万平方米场地建设,联合专业的孵化器运营机构,用投资+服务的模式,为创业企业及小微企业搭建一个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专业骨干人才、青年创业人才等四类人才,力争3年内入孵企业达到50家,成功孵化5家以上高成长性的企业。

    人才引进来,如何发挥他们最大作用?引导其向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向企业主体集中,不断增强轨道交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石峰区加快了中车株机研究院(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工程实验室)、中车株洲电机研究院(电机工程研究中心)、中车株洲所研究院(创新试验平台)三大研究院及九方装备扩技创新中心、联城集团扩能项目、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等工程建设。

    如今,除中车株洲所研究院(创新试验平台)计划年底开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外,其他几家技术中心的建设均已进入扫尾阶段,一个充满活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孵化池”已然成型。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抢抓机遇,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主攻方向,努力追赶或站上世界科技前沿。增强产业持续创新力,推动传统动能改造升级和新动能成长壮大,促进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5年来,石峰区坚定不移践行这一理念,轨道交通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精准招商 建链补链强链

    今年上半年,石峰区委书记张建勇、区长邓元连等领导亲历亲为,带领小分队先后赴北京、吉林、杭州、深圳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11次,与中国中车、中国中铁、陕煤集团、中南大学等企业和学校进行项目对接,推动项目合作。上半年,共引进入园项目12个,签约金额共计47.22亿元。

    该区依托轨道交通产业,围绕9大核心系统、6大精密制造、8大关键零部件和5大服务领域,按照“一链一策”原则,成立了轨道交通产业“9685”精准招商领导小组,下设三支招商小分队,围绕在区域内组建轨道交通总包企业及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产业实施精准招商。

    据统计,5年来,该区通过精准招商,共引进项目52个,积极为轨道交通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产业发展进入“快进”模式。

    转变服务理念

    创新帮扶举措

    在我市今年承办的企业家年会上,石峰区主动捕捉主机企业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的需求,安排专人跟踪,牵线中车、中铁和市政府签订了建立轨道交通工程总包项目框架协议。

    轨道交通工程总包项目落地后,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不再局限于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和销售,将延伸到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勘察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施工直到项目竣工投产、运营服务,实行全过程的总承包或部分承包,为产业由单纯生产向生产服务一体化延伸市场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我们转变服务理念,站在企业角度为其发展主动服务的一次创举。”石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创新企业帮扶方式,突出企业至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原来的“企业出题、政府作答”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搭建以地方要素、资源为基础,以企业技术、人才为驱动的多种服务合作平台。

    石峰区深入推进“企业帮扶年”“项目攻坚年”活动中,还围绕轨道交通主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项目用地、配套服务、周边环境等问题,变原有的单个解决为一揽子解决,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解决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发展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从为单个企业服务变为为整个产业服务。

    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孵化池”

    智谷二期

    轨道交通城总体规划图

    【亮点点击】

    2

    做强产业园区 实现“两级跳”

    联城集团扩能项目 姚永如/摄

    作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石峰区田心片区集聚着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已成为株洲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和最大税源产业。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能否实现“两级跳”,达到两千亿,关键看石峰。

    石峰区委、市政府领导深知,当下是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的绝佳时机,一定要卯足干劲,大力推进以田心高科园为核心的轨道交通城建设。

    如今,石峰区着力打造的轨道智谷一期项目标准厂房及配到设施已经建成,吸引了多家企业入驻。轨道智谷二期及一期科研中心项目建设也接近尾声。其中,智谷二期项目以机车配套精密机加工产业为基础,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源动力,重点培育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设备系统和生产性服务业,致力打造我省首个专业的轨道交通类中小企业集聚地和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总部。智谷一期科研中心则定位为集生产研发、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健身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是园区主要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做大做强零部件配套产业园,规划工业用地4800亩,投入136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引进100家中小微企业。目前,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本地配套率达到60%以上,中车株机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动车组产品有70%是在本地配套完成的,部分产品的本地配套率高达97%。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被引进,拉长了产业链,如大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产业化建设项目建成投产,2014年6月21日,中国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正式下线。随着福伊特齿轮箱、“天力锻业”的轴类产品机加工基地、株机智能制造等项目引进落地,一个个产业集群正在发展壮大。

    为“走出去”敞开首善之门,规划占地2000亩的物流产业园。其中,轨道交通城新增物流用地570亩,投资20亿元,助力在建的中车株洲物流基地,争取中车物流总部落户株洲,并在轨道交通城周边规划建设广铁物流和中南金属物流两个项目。

    大力开展海外并购,采取“并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先后收购英国Dynex(丹尼克斯)、SMD(深海机器人)等世界名企,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始终走在全球行业最前列。

    此外,石峰区还通过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3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按照资本杠杆率放大10倍的算法,近30亿元的产业资金可以至少撬动300亿元的投资。

    精耕细作于轨道交通城,让品牌开花,让产业结果,满园枝繁叶茂,满城欣欣向荣。

    中车、田心大道

    4

    推进产城融合 再造“新城区”

    田心大道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挥汗如雨,路基雏形已现。

    作为全市首批采用PPP模式建设项目,田心大道、中车大道全长9.35公里,现已全线进入水稳基层施工阶段。近50台机械设备开足马力,逾300名工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实行昼夜不停轮班施工,与时间赛跑。项目经理部还成立了水稳摊铺、沥青工程等8支项目建设突击队,攻难点、保节点,确保国庆节前具备了通车条件,撑起轨道交通城发展骨架。

    这是石峰区推进轨道交通城产业园区道路基础设施“3234”计划的一个缩影。

    2015年石峰区在轨道交通城建设先期进行的征地征收工作中,发扬吃苦流汗精神,锐意攻坚克难,在不到8个月里,将征地征收签约率做到了98%,为轨道交通产业拉开框架。

    如今,该区已经先后建成了田林路、联诚路、凌鹰路、时代大道北辅道、时代大道南辅道一期等园区道路,启动了日新路石峰段、藏龙路一期等13条园区道路建设,田心大道、中车大道一期等园区主干道路正在抓紧施工。届时,这些路网将横贯东西,连接南北,有力带动片区开发,加快推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升级。

    不仅于此,该区还启动了名校工程,完成了九方小学、田心医院改扩建工程,北都新城城市综合体、雪峰岭公园、轨道城城市中央公园、综合服务大厦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园区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共同将轨道交通城打造成集先进产业、现代服务、高端住宅、高品位城市功能配套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新城。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未来,株洲轨道交通城将建设主机产业园、零部件配套产业园、IGBT应用及电子产业园、新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五大园区,一座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正在崛起。

    雪峰小镇效果图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