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通讯员 刘再武 荣思情
近年来,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老百姓对于安全用药科普信息的渴望日益迫切,过度用药甚至错误用药等现象亟待改变。
10月16日上午,株洲市2017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在石峰区铜锣湾广场正式拉开帷幕。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安全用药、共享健康”。
活动现场,通过设立咨询台、展示台、义诊台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市民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展示真假药辨别、提供义诊服务、接受食品药品咨询投诉。主题活动全面提升了消费者安全用药意识,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营造药品安全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活动当天,城市四个区同时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接受咨询投诉100 人次,提供义诊服务200人次。
据悉,今年的安全用药月活动为期一个月,我市在宣传月期间将走进社区、学校、医院、企业,开展“安全用药大讲堂”“执业药师在您身边”“药品检验开放日”宣传推广等活动,详细活动可关注株洲市食药监局官方微信平台“株洲食事药闻”的妙言药道专题栏目。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用药安全不仅是监管部门的责任,还需要全社会安全用药意识与知识水平的提升。
多方共话用药安全
相关链接
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教市民如何甄别假冒药品。
马文章 摄
市食药监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监测员周孝钱:用药安全始终受到百姓关注。
是不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多,药品就越不安全?
“这是一个误区!‘是药三分毒’,所有药品都有不良反应,这是药品的固有特性,跟质量没有必然关系。”但市民提及药品不良反应,很多人仍把它与药品质量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反映出老百姓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水平的不足。
截止到9月份,我市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道2000多份,与往年相比基本维持平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上市后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控制药品安全风险。其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多了,并不意味着药品安全水平下降,反而让我们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对药品的风险更了解,风险更可控,对药品的评价更加有依据,监管决策更加准确。同样,在医疗实践中,能及时地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程度,并最大限度地加以避免,也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株洲药品行业协会会长文立高:规范行业健康发展,我们一直在努力。
用药安全攸关人体健康,涉及公众幸福,实为民生大事,不可轻视。
据了解,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用药误区,专病专药,应该如何服用?服用后效果不佳是什么原因?错误服用药物后,应该怎么办?这些具有相当专业的医学知识,患者不可能了解透彻,这就需要执业药师的正确引导。“每个零售药店按国家要求都应该至少有一个执业药师,进行用药指导、用药咨询,对慢病患者的用药进行管理。”
各制药、零售企业和谐诚信发展,是我作为行业协会会长最大的期望和奋斗目标。目前,我市有药品零售企业1260多家,其中城区有493家。受经营模式、管理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这些企业在经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业内也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行业规范及无序竞争等问题。今年8月份,协会成立以来按照“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各大药品零售企业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四川骏逸富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凯:微问诊带来大改变。
老百姓的一些常见病症,在没有必要跑医院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得到大医院专业医生的诊断和用药建议。如今,PC微问诊平台很好解决了这一痛点。
市民到小区附近药店,通过一台触摸式一体机设备,与另一端的值班医生进行视频面对面咨询,然后医生在详细了解患者相关病症描述以及有无其他药物服用记录后,根据病情给予用药指导,而治病所需处方药通过后台立即生成标准电子处方单,药店再根据此药单开药。
石峰区响石街道居民冯金莲:这样的活动很好,希望多开展。
我今年62岁,双脚不太利索,有头痛的老毛病。个人还是很注意安全用药的,但是老年人记性不太好,希望大夫能写一份清晰的开药清单,方便自己去药店买。此外,家中吃剩的药丢了可惜,不丢又占地方,希望能告诉老年人剩药应该怎么合理处理。另外,我还有一些期望,就是希望相关部门多走进社区,向我们老年朋友做一些食品药品的科普活动,教我们识别假药,如何科学安全用药。
如何投诉举报
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24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