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最前列 干在最实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醴陵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经受考验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醴陵市委始终坚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百万醴陵人民,走在最前列,干在最实处,用奋进的姿态和扎实的作风,开创了醴陵发展的生动局面。醴陵这座千年古邑,呈现出新的风景、风格、风采。

    醴陵有她独秀的风景。一座城市的实力,就是城市最靓的风景。我们始终把一切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当成醴陵最大的道理、最大的大局、最大的市情,抢抓发展机遇,着力突围升级,综合实力从全国县域百强第94位跃升至73位,先后斩获国家、省部级荣誉300余项。经济发展量增质优,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迈入“千亿俱乐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成区从25平方公里拓展至42平方公里,城区畜禽养殖全部退出,渌江水质明显变清变好;产业升级风生水起,陶瓷、花炮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主导产业集群,玻璃、汽车零配件、服饰、智能电网、现代物流等开始形成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出口日用陶瓷电瓷质量安全示范区,省内第一所陶瓷大学、醴陵第一所大学——醴陵陶瓷学院成功落户,成功研发全国首条烟花自动化生产线,全国每一台动力机车都有醴陵制造的核心部件,等等。醴陵的发展变化,得到各级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省委内刊以“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样板”为题推介“醴陵经验”。

    醴陵有她独具的风格。一座城市的精神,就是城市最好的风格。醴陵于公元37年正式置县,今年是1980周年。陶瓷、花炮两大传统产业绵延千年,孕育了花炮祖师李畋、釉下五彩宗师吴寿祺等一大批能工巨匠。近代以来为国捐躯的醴籍英烈超过5万,走出了295位国共两党将军。独一无二的工匠精神、万众景仰的热血人文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凝聚成为醴陵加快发展的精气神。体现在项目建设的速度上,东城大道两个月征拆房屋300多栋(套),“瓷城古韵·一江两岸”项目一个月征拆房屋352栋(套),五年来累计750余个项目“落地生根”,投资额相当前20年的总和。体现在简政放权的力度上,清理减少权力清单200余项、涉企收费清单30余项,下放177项受理权到镇(街),审批时限在原有基础上缩短50%以上,即时即办率达到70%。体现在大爱大美的温度上,刘天健家庭获评第一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陈自绪、潘尧生、瞿志英、汤再忠等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湖南好人榜”,全市上下洋溢着满满的正导向、正激励、正能量。

    醴陵有她独特的风采。一座城市的梦想,就是城市最美的风采。醴陵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梦、筑梦、圆梦的奋斗史。醴陵有过辉煌的历史,曾是“三湘第一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再创新辉煌。这既是百万人民心中最美丽的梦想,也是我们这班人最现实的责任。在集思广益、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分领域、分行业、分层面的顶层设计。发展目标上,确立了富强、美丽、幸福、文明“四个醴陵”的定性目标和“985”的定量目标(“十三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财政总收入80亿元,力争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前50名)。工作基调上,确立了“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优”的总基调。工作方略上,明确了“一手抓强基固本,一手抓突围升级”的总方略。战略部署上,着力打好“产业突围、城镇提质、项目攻坚、安全保卫”四大战役。主攻方向上,主攻“大城区”“大园区”“大景区”“大产区”四大区域。具体抓手上,党的建设以“三基一网”为抓手,城镇提质以“三创四化”为抓手,产业突围以“四个十条”为抓手等。这些顶层设计,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明确了方向。全市上下致力走在最前列,干在最实处。“走在最前列”,就是不断进步、快速进步、持续进步,着力巩固全省第一方阵地位,在全国县域板块中赢得一席之地。“干在最实处”,就是想干、能干、敢干,求实、务实、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到最细处、最实处、最关键处。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