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驾考”更需最严监管配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汪昌莲

    驾考新规已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驾考在节后正式开考后,全国各地开始怒刷“挂科潮”,有报道称株洲270余名考生参加新驾考,通过人数仅个位数。

    驾考新规出台后,网友普遍反映驾考变难了,通过率创新低,应该是正常现象。严格考试程序,增加考试难度,是一种必然选择。要知道,少一个“水货司机”,也许意味着就少了一个交通违规者,公共安全就多了一份保障。然而,据媒体报道,给教练“意思意思”、一些城市上下“打点”就能取得驾照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些驾考陋习和潜规则给社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改进了考试方式,却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跟进,自然有人会钻制度空子,让“最严”驾考变成“最宽”驾考。比如,2015年,新交规入驾考后,王先生回到老家河南安阳考驾照,他路考没有通过。驾校告诉他,交400元钱就可以把他的成绩改为合格。王先生给驾校交了400元钱,果然很快就拿到了驾照。可见,在驾校与考官结成“利益联盟”后,驾考有多严,浑水就有多深。

    通过“关系”和金钱拿到驾照,对自己和公共安全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关系你们可能有很多,但是命只有一条。”一位驾校教练的忠告,并非危言耸听。

    最严驾考,更需最严监管补位,让监管责任跑在交通事故的前面,实行关口前移,通过对培训、考试环节的事前监管,严把驾驶员“出口关”。比如,严守考试环节,坚决杜绝学员拿“关系”和金钱蒙混过关。特别是,应加强各个环节的改革,使整套制度科学化、常态化。否则,仅靠增加驾考难度系数,杜绝不了考场外的交易,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还会引发新的问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