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祁峰
祁东竟有条文昌巷,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大概这种不知,还远不止我一个。即便是那些天天生活其中的人,恐怕也未必都清楚。
因为上次回来,在这个巷子里唯一的旧书店买到一部少见的《祁东县地名录》,进而勾起我想要对眼前这座县城一些老街旧名一探究竟的浓烈兴趣。我总固执地认为,在这块狭长的山谷地带上,除了县正路、沿江路等一连串俗气的街道称呼之外,多少还能有那么几个令人回味的名字就好。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
提到文昌巷,倘若你也有点顾名思义的偏好,大约首先会在脑际浮现一幅书香扑鼻,人文昌盛的图景来。殊不知,这里也曾的确有过一番动人的景象。那还是十几年前,我正在这县城念高中,不记得是哪一天,也许是跟着家住城关熟悉路线的同学一逛到此,眼前兀地便是一溜长长的书摊,再加上其间人头攒动,至少当时是没望到尽头的。再往里走一点,又发现这狭长的巷道中,原来靠围墙的一面事先设好了书摊,而书摊对面还有几个书店与它们夹道呼应。
可惜,那时的我课外还“老实”得连小说都没有读过几篇,更别提懂得什么读书藏书之乐了。也不知道当年错过了多少好书,悔之晚矣。
只记得有一阵子发疯似地迷恋达尔文,便很想去那些摊头碰碰运气,看能否找到一本相关的书看看。结果居然真的翻到一本《生物进化论》,前面是整版的毛主席语录。我如获至宝。但这种感受也就仅此一回,从那以后,似乎很少去了,也不知为何。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书摊开始慢慢变少,书店也渐渐地难以为继,直到某一天,被兴起的网吧及各种更能赚钱的店铺所取代。最后,整条巷子只剩下如今唯一的一家。这家书店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女人是祁东本地人,男人是邻县祁阳的。不管风霜雨露,他们至少有一方守在店中,像在履行一个庄重的承诺。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从外地回来,我都会来这里逛逛。印象中,我也曾买过几种颇为得意的书。除了前面提到过的《祁东县地名录》,更早的还有《丰子恺漫画选》《彭燕郊诗选》《郭崇焘日记》以及文革大字本的《曹操集》等。有一回,他们意外地从祁阳收到一批某中学作废纸处理出来的《四库全书》,据说该书还是民国年间学校草创时,首任校长花重金去上海聘人翻印的,是该校的镇馆之宝。他们收到一车,足有上千册,最终被本地一个藏家全部买去,而我竟失之交臂,不禁自叹书缘何其浅也。
有人说,文昌巷原本从头至尾就跟书无关,只是阴差阳错,碰巧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的旧书交易而已。我也只能姑妄听之吧。毕竟倏忽十几年过去,文昌巷早已不再“文昌”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如此,那段承载了一列书摊的岁月,还是让当年路过的某些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