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700余名盲者接受定向行走培训
□ 株洲日报记者 高晓燕 通讯员 汪媚
株洲日报讯 盲杖轻扫过路面,“咯哒咯哒”的脆响声,帮助盲女李宇清确定了盲道,顺畅地走下去。10月13日,市残联、市盲协在第34届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组织开展了一场盲人定向行走比赛。
穿过狭窄通道、开门、躲避路途障碍物、上下楼梯、沿曲线障碍物前行……对正常人而言,这些动作再简单不过,但对于看不见的他们而言,却需要反复训练,在心里画出地图,摸索定位。
因病后天致盲的李宇清,失明前是一名英语翻译,性格开朗,走路生风。5年前,眼前的彻底黑暗,让她变得畏手畏脚。“以前走得很熟的路,也要重新学习怎么去走。家里的桌子,要各个角度全部摸一遍,才能确认具体的位置。”辨不清方位,看不到实物,失去光明的李宇清,只剩下20%获取信息的渠道。“我不敢出门。”她说。
去年,李宇清开始接受市、区两级残联组织的定向行走技能培训,学习依靠听觉、嗅觉、触觉以及盲杖等辅助器具继续行走。
每一步,都在重新学习。上下楼梯的时候,要先试探找到起始台阶,然后用盲杖探量台阶长度、宽度、高度,再迈步,以免踩空。
一项项技能的学习,打开了新世界。“以前我从没关注过,盲杖扫过光滑地面、盲道,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现在我可以清楚辨别。”掌握技能的李宇清,胆子也大了,走路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还学会了用手机,可以跟朋友们聊微信、互相点赞。”李宇清迫不及待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现在科技手段很方便,如果去一些没去过的地方,我还可以用手机软件导航,到哪里要多远、还有多少米要拐弯,清清楚楚。如果实在搞不清,我还可以问问路人,大家都很友好。”
行走有向,心无疆。如今,李宇清又做回了自己喜爱的工作,也拥有了一群同样快乐的朋友。
□ 株洲日报记者 高晓燕 通讯员
汪媚
株洲日报讯 盲人定向行走比赛,赛的是技能,展现的却是他们积极生活的态度。近年来,市残联已帮助700余名视力残疾者开展了定向行走培训,其中90%以上实现了安全、独立行走。
面对无边黑暗,最难忍受的是孤独。帮助他们重新掌握行走技能,也是帮他们走出家门,重新拥抱生活。2008年以来,我市每年都在帮助一定数量的盲人开展定向行走培训。
盲者行走,需要全方位开动听觉、嗅觉、触觉,并借助盲杖等辅助器具。县市区各级残联都聘用了专业的教职人员和康复协调员,帮助他们掌握听声辨位等行走技能。“走出小家门,就能慢慢融入大社会。”市盲协负责人介绍,举办比赛,也是引导他们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加速融入群体生活。
目前,我市开展的助盲定向行走培训活动走在全省前列,去年,石峰区还被认定为湖南省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