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高血压患病率 高居慢性病之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现状

    每4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病人

    □ 株洲日报记者

    温琳 通讯员

    宋玺

    10月8日是第二十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株洲是高血压高发区,高血压早已位居众多慢性病之首,目前株洲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防治。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郭书红建议,市民饮食避免重口味,戒烟限酒,以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常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损伤人体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一种慢性病、多发病、终身疾病。

    近年来,导致我市居民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如吸烟、有害饮酒、高脂、高盐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等,而男性在这些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更加严重。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不爱运动、对健康的关注度低,使得高血压患病开始年轻化。

    株洲市疾控中心开展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中,慢病患病率最高的是高血压,占比24.3%,这意味35岁以上成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病人,以此估算,目前株洲高血压患者有49万人之多,而目前登记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有21万余人。

    高血压是整个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第一道防线。郭书红认为,如何有效防治高血压,始终是医务工作者及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

    治疗

    郭书红说,血压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患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降压理念,坚持规律服药,服用长效平稳的降压药,才能最终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简而言之,高血压的治疗一靠健康的生活方式,二靠降压药物,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两者缺一不可。

    郭书红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四基石”。

    为了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正确的降压原则,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推出了患者健康教育口诀:要长效,不短效,一天一次更重要;要规律,不随意,测完血压再吃药;要和缓,不求快,四到八周是常态;要坚持,不停药,平稳长效保心脑。

    高血压的四个主要误区

    认知

    郭书红根据她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主要误区,高血压患者应引起重视,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误区一,贫血不会患高血压。有些人认为贫血就不会患上高血压,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而高血压则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血压超过正常标准。贫血和高血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误区二,身体瘦不会患高血压。一般肥胖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但是不代表身体瘦就不会患上高血压。超重是血压升高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因素参与,包括遗传、环境、适应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因此,无论身体偏胖或偏瘦,都应定期检查血压。

    误区三,青少年不会患高血压。高血压一般都是中老年人患上的疾病,但是现在高血压逐渐年轻化,青少年也会患上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多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少年发病率悄然增加。

    误区四,血压降了可自行停药。很多患者在服用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就自行将药停了。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即使血压降了,也千万不可自行停药,这不利于身体健康。服药不规律会造成血压波动,长期血压波动会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