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有“刷票”公司承接“拉票”,部分家长刷票花费数千元,礼物从1元到数百元不等,对应不同票数

    {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存在大量的投票链接,如“××之星评选”“最佳××”等,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投票。

    为给孩子拉票,有的家庭发动所有关系网,将投票链接转发到N个群以求点击。有的家庭则走捷径,通过刷票公司、买票等操作让孩子的票数高高在上。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投票链接中,除了单纯的“投票”,还自带“礼物”功能,每个礼物均对应不同的票数,任何人可以花钱购买礼物送给选手,花的钱越多,购买的礼物越好,票数也上升得越快。

    攀比之风也随之滋生,有的家长为买票甚至花上数千元。到最后,所谓的投票变成了“烧钱游戏”。家长买票所花费的钱一般由投票网页开发者和活动主办方所得。

    朋友圈投票开始变成一门“生意”——有刷票公司专门承接“拉票”的活儿,不少投票刷票APP也应运而生。

    刷票公司声称8000元保第一

    1

    投票页面可送礼物买票数

    9月11日,湖北人张弦(化名)往家人群里转发了一个儿童美术《人气之星》的投票链接。这是一个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发起的投票,前4名可分别获得平板电脑、电热锅、儿童电话手表、酸奶机等礼品。40余名小朋友持画作报名参加评选,张弦的9岁女儿也在其中。

    “拜托各位亲人投××号×××一票。”张弦在群里发完言,又接连发了几个“拜托”的表情。

    张弦说,女儿画画不错,这是第一次参加类似投票评选,做父母的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名次,也算是对孩子的鼓励。

    该投票持续7天,每人每天都能投票,但只限投同一名选手1票。为给女儿拉票,张弦发动全家人之余,还在10多个群里转了该投票链接。

    “那几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张弦说,每天早上拿起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投票,还会提醒其他人“新的一天又可以投票了”。

    在家人们积极性的驱使下,张弦女儿的票数一度进入前三。之后,票数与前面几位,尤其是第一名的差距越来越大。

    投票进入到第4天,有家人发现投票页面有送礼物的功能,任何人只要花钱买礼物送给指定的人选,礼物根据价值不同可以兑换为相应的票数。

    张弦说,花3块钱送“棒棒糖”可以增加15票,另外还有10元、50元、100元和300元的礼物,其中100元和300元可以买“超级跑车”和“豪华邮轮”,对应的票数为500票和1500票。

    家人也开始送“棒棒糖”以增加票数,但增幅远不及前几名。

    投票截止后,第一名超过1.5万票,第二名为6000多票。点开第一名选手的投票页面,“礼物列表”下都是100元的“超级跑车”和300元的“豪华邮轮”。

    “家人已经尽力了。这完全是烧钱。”张弦说。

    3

    除在投票页面刷礼物买票,不少人还会选择找线下的刷票团队刷票。在朋友圈各种投票的背后,已开始形成产业化,投票也变成了一门“生意”。

    深圳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在自己的网页上宣传“专业投票、服务至上”。

    10月7日,该公司负责人张经理表示,他们是采取人工投票,可以先刷到理想名次,付30%定金,等整个投票活动结束后,再付全款。如果没有达到效果,全额退款。

    张经理说,如果只是幼儿园、小公司的投票活动,不必找他们公司,因为该公司报价较高,不过也有人花10多万元进行刷票。

    张经理并不讳言还会主动打电话联系一些参选人来推销刷票业务。

    北京市民李林去年参加一项人物评选活动,投票链接刚一出来,他就收到了张经理所在公司发给他的信息,表示“这边是可以协助您投票的,包名次服务,会员手工投票,第一名8000元,前三6000元,前五4000元,前十2000元,保证排名”。

    ▲某幼儿园投票页面,设置有“礼物”功能,礼物包括棒棒糖、气球、泰迪熊、超级跑车和豪华邮轮。送一个“豪华邮轮”可抵300票,需要支付100元购买。 (资料图片)

    4

    第三方公司收取刷礼物费用

    2

    张弦遇到的这种“烧钱买票”功能,在许多投票中均有体现。

    在某公号10月6日开始的“寻找汝州好味道”投票页面中,在为候选美食店铺投票后,页面还会提示“亲,再送我个钻石呗”。

    “送钻石”即花钱买钻,1元钱打赏1钻,1钻等于3票,系统的充值金额为1钻、5钻、10钻、50钻、100钻和“自定义”。花100元送100钻,相当于300票。

    记者还发现,一些幼儿园、中小学或教育培训机构所发起涉及未成年人的评选投票中,也设置了买票功能。

    事实上,这些设置有刷礼物买票功能的投票页面大多由第三方公司开发。

    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投票中刷礼物就是公开刷票,该功能可以在投票程序中添加,平台可以设置收款方是该公司还是投票发起方。制作投票页面费用一般在千元以下。

    哈尔滨一家科技公司对外则是免费制作投票页面,投票所需要的奖品也由该公司提供,奖品包括平板电脑、儿童手表、儿童电子琴、酸奶机等。但刷礼物的费用归该公司所有。

    记者在该公司为一家教育机构制作的“明日之星”投票活动链接看到,截至10月4日,活动还有两天结束,参赛人数46人,访问量10946,累计投票量9437。位居第二名的选手1781票,其中726票是刷礼物购买。

    礼物设置中,1元可以购买3票,5元15票,10元30票,30元90票,50元150票,100元300票。在其奖品说明中写明,“所有赠送礼物均为自愿行为,赠送成功后不接受任何理由要求退还。”

    在该公司人员的表述中,他们主要承接幼儿园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发起的投票业务。

    一位教育机构在与该公司合作后却连称受骗。相关人员表示,该公司一开始不要求票数,但活动开始后发现投票数上涨缓慢,又改口要求第一名最少四五千票,总票数达到两万票才提供奖品。

    “这得不断催促别人转发点击,容易引起反感,另外刷礼物也会严重影响我们机构的信誉。”该人员说,如果最终拿到奖品的顾客发现奖品价值根本不值刷礼物的花费,会认为是我们机构利用投票来挣钱。

    “刷票易引起孩子攀比之风”

    在朋友圈投票“生意化”的背后,一些家长也担心孩子过早出现攀比之风。张弦说,在投票之初,女儿看自己票数上不去,老惦记着让大人多发几个群拉票,后来得知可以花钱买礼物刷票,甚至明确说买“贵一点的礼物”。

    今年5月,“遇见滕州”的个人公众号发表了“请相关部门紧急叫停幼儿园微信投票”的文章,阅读量过万。

    文章称,这些投票活动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去拉票才是赢的关键,没必要做好作品,一些“不懂事”的孩子,还会各种要求父母,必须帮他拉票。而缺少公平的比赛,都是在给所有参赛,甚至观赛的孩子,隐隐地传达着一种错误、扭曲的价值观。

    早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园评先选优网络投票活动的通知》,称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拉票投票活动在少数地方和高校呈现泛滥趋势,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师生工作、学习精力,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养成。

    买礼物刷票的环节有猫腻。辽宁警方表示,即使花再多的钱,可能永远是第二,得不到第一,因为第一的数据可以随时更改。一家制作投票页面的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选手票数的确可以在后台进行更改。

    (据新京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