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8家企业 构筑知识产权“防火墙”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在商标维权上严防死守的“老干妈”,却没有防得住离职员工,原料配方这一重大商业机密险些被外泄。

    对于更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企业来说,商标被抢注、产品被下架、面临专利侵权诉讼……这些市场风险犹如暗礁险滩,随时有可能让企业撞得头破血流。

    去年起,芦淞区帮助区内企业启动知识产权贯标,为知识产权这种“流动资产”,筑起全流径防火墙,确保“安防”细节严丝合缝。如今,已有8家企业走上了规范之路。9月26日,5家企业正式获得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缺乏保护

    停在纸上的专利也能变收入

    开动脑筋

    贯标,只是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开始。“我们想要做的,是通过这些保护措施,来护住企业创新的能力和欲望,激发更多创新成果。”何畅说。

    为此,芦淞区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一套专利信息推送体系,在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上,帮助企业开展专利托管、竞争对手监控、专利检索查询以及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大数据分析。

    这套专业的服务平台,单项数据的获取就需3至5万元不等的费用。芦淞区政府主动为企业挑起了这些“重担”。

    依赖平台,“易力达”在新品研发上少走了不少弯路,在一项产品的研发中,直接节约经费30万元。“过去产品研发,需要同时做几套方案,经过试制、论证,最终确定技术方向。”该公司负责人说,现在通过平台检索,发现有类似专利,就可以帮企业确定研发方向的可行性,再进行技术创新,既节约时间,又预防了专利侵权。

    有不少企业,获得专利证书后往往束之高阁,或仅用于在申报各类政府扶持时“秀出”实力,并未想过如何有效保护或应用。

    何畅举例说,日本著名品牌YKK,对其拉链产品,除了核心关键技术外,还申请了一整套完备的专利保护体系,包括产品材料、外形等诸多方面。这样的“护盾”意味着,在这些领域内,其他企业一旦涉足则涉嫌侵权,需支付相应的费用。

    现在,芦淞区正在引导并帮助企业建立这样完备的专利保护“树”,堵住企业专利保护的漏洞。

    此外,该区还在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发掘并指导企业将核心技术应用于其他市场领域,把沉淀在纸上的专利技术,变成“点金石”。

    “我们现在正在帮助株洲国家高新区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争创‘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希望在3年内创建成功,在园区内营造以知识产权保护引领企业持续创新的活跃氛围。”何畅说。

    谁能想到,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品牌所使用的实心轮胎,早在1997年,就被株洲飞马橡胶实业有限公司研发成功了。但“飞马”并未对此申请专利,因此也得不到有效保护。“如果企业早一点申请专利,现在就可以坐在家里‘数钱’了。”芦淞区经科信局局长何畅惋惜地说。

    “飞马”带头人做技术出身,只知埋头发明,却未深究过知识产权保护。事实上,直到今天,作为国内仅有的2家能提供航空航天橡胶减震元器件企业之一,这家高科技民营公司,尚无一项发明专利授权。

    在军工企业密集的芦淞区,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去年,芦淞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免费帮助5家企业启动知识产权贯标。

    什么是知识产权贯标?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改变并规范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方式。

    对于拥有大量创新成果的企业来说,这些环节都存在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风险,很难做到全面的风险防控。知识产权贯标,可以指导企业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把各环节风险降到最低。

    在芦淞区的帮助下,去年,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庆云电力机车配件工厂有限公司、株洲中航动科南方燃气轮机成套制造安装有限公司、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有限公司5家企业,成功为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扎紧了“绷带”。

    今年,该区又有3家企业正式启动贯标,其中就有“飞马”。

    在专利保护专家前期的介入和指导下,目前,“飞马”对外合作的合同上均增设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条款。

  • 上一篇
  • 下一篇